從三尺講臺到社區一線,復旦教師為抗疫獻力
人民日報客戶端訊 走下三尺講臺,開啟線上教學之后,許多復旦大學教師匆匆換上防護服,化身小區、社區抗疫一線的志愿者。在這個特殊時期,在教學科研之余,復旦教師以多種形式投身抗疫之中,關心他們的學生,也關心更多人;守護他們的學校,也守護這座城。
在小區“盡自己一份力,為他人送上溫暖”
夜里十一二點守著手機看消息,早上五六點就醒來檢查消息,或者起床為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這是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張志云老師自4月1日參與所在小區志愿服務以來的生活狀態。
“志愿者們非常辛苦,但都毫無怨言。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叔叔、阿姨、老大哥們,都是我的榜樣。”與一群優秀的隊友并肩作戰,張志云充滿干勁。她與其他志愿者分區分片通知居民下樓出門進行核酸采樣、維持秩序,呼吁大家做好防護、保持安全距離。她還發放回收抗原檢測盒,協助分發快遞和生活物資,開展小區日常巡邏,將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小區里居住的一些年輕人平時沒有儲備物資的習慣,封控4天后,就已幾乎“彈盡糧絕”,其他居民紛紛拿出家中相對富余的物資,包括米面糧油、紙巾、奶粉等,熱情相助。
小區里有癱瘓的老人、受傷的中年人,行走不便,志愿者們就會幫忙推輪椅,上門進行服務。
發放抗原檢測盒時,居民們在無接觸配送紙盒上寫著“辛苦了”“感謝”“注意保護自己”等暖心的話語,張志云看了很是感動:“大城市并非人情冷漠,在困難時期,大家都愿意幫助有需要的人,愿意為他人送上一份溫暖。”
半個月來,網課不斷線,張志云仍為學生授業解惑、溝通交流。當志愿服務時間與網課沖突,她會將重心放在學校的教學任務上。家有老人和孩子,她也會參與小區團購,為家庭購置生活物資,柴米油鹽也未嘗不是一門學問。
“盡自己一份力,為他人送上一份溫暖。”這是張志云參與志愿服務的初衷,隨著疫情攻堅戰的持續,她的小區志愿服務仍在繼續。
投身志愿服務,感受平凡而偉大的堅守
3月28日,浦西區域封控在即,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袁萍老師看到自己居住的楊浦區五角場街道在公眾號上發布了防疫志愿者招募公告,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報名人數不少,對于能入選五角場街道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應急隊,參與4月1日至5日封控期間的防疫志愿服務,她感到十分榮幸。
袁萍加入的防疫志愿服務應急隊有40多人,“街道里哪個居委防疫工作缺人,我們就即刻趕去支援。每天清晨5點半左右,我們都會到五角場社區文化中心集合待命,聽令而行,隨時準備投入到防疫志愿工作中。”
這5天里,袁萍先后穿上“大藍”“大白”防護服,趕到國福路30弄、國權路39號、政立路821弄、政立路830弄等多個社區進行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引導居民排隊,維護現場秩序,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外籍人士申請核酸檢測登記碼,進行登記碼的臨檢掃描……在社區志愿服務時,她總是認真細致有耐心,與在校工作時別無二致。她的專業所長,在志愿服務中也發揮了作用。
4月4日,袁萍被派去出現過多例陽性確診的兩個社區協助防疫,主要負責核酸采樣二維碼的掃描。那天工作時長和強度較大,她穿了近8個小時的防護服。結束工作脫下防護裝備時,耳朵已因N95口罩戴得太久被掛得生疼,額上則因頭套、面屏罩太久留下了一道深痕。“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者每天都要這樣堅守,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他們的不易,感觸到一種看似平凡的偉大。”
近期,因為居住的小區處于封控狀態,袁萍未能繼續參加應急隊工作,但懷揣著這些天志愿工作的經驗和服務的真心,在所住的小區里繼續出一份力。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是袁萍喜歡的一句話。她堅信:“只要我們都盡己所能為防疫出一份力,藉著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終會見到絢麗如初的春天。”
愛心接力,解了學生燃眉之急
居家辦公的復旦教師,除了在小區參與志愿者服務外,始終與需要幫助的同學們保持聯系,盡己所能,傳遞愛心與溫暖。
4月5日,軟件學院副院長韓偉力教授通過馮紅偉老師了解到,有40位分屬復旦不同學院專業、一起租住在寶山區高境鎮北斗七星公寓的同學,所準備的物資不足以應付長期封控的形勢。急學生所急,韓偉力當即聯系曾經掛職過的高境鎮。鎮領導了解情況后迅速落實相關人員,調撥備用物資緊急支援這些學生。當天晚飯前,120份自熱飯、55份方便面和牛奶等物資就通過愛心接力送到了學生手中。
“真是解了燃眉之急。”當天晚上,吃到香噴噴的自熱飯、喝到牛奶的同學們,紛紛在微信群里表示感謝。韓偉力也特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高境鎮黨委和政府對復旦學子的關心。寶山-復旦的區校合作情,師生之間的暖心牽掛,溫暖了特殊時期的無數人,讓他們紛紛點贊,留下暖心的留言。
利用專業所長,為抗疫貢獻力量
特殊時期,不少復旦教師教學不停擺,科研不懈怠,還積極利用專業所長,用科技抗疫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作為復旦大學統計學專業的學科帶頭人,管理學院鄭明教授發揮專業特長,研究如何發揮數據模型建構作用推進防疫工作,接連撰寫提交了《關于利用統計分析方法推進混合核酸檢測的相關建議》《關于做好疫情防控下大數據采集與管理的相關建議》等社情民意。
作為民建楊浦區委主委,鄭明也向全體民建楊浦會員發出號召,鼓勵大家在特殊時期發揚民建精神、體現民建擔當,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鄭明還帶頭向民建市委公益基金定向捐助,用于楊浦抗疫,“涓涓細流可以匯成大海,我愿意做大海的一滴水,為抗疫盡綿薄之力。”
相關閱讀
-
打通海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保障...
近日,經蘭州海關所屬平涼海關檢驗合格,由平涼圣梯對外貿易服務有... -
方艙內,我們向陽而生
光明日報訊作為上海疫情中最可愛的一群人,志愿者們活躍在包括方艙... -
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人民日報消息上海4月26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數量,總數較25日進一步減... -
她的聲音,為何溫暖許多人
新民晚報報道今天傍晚,一段名為《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全程滬語聽... -
江西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6例 本土無...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26日0-24時,江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5例... -
三部門:到2022年底力爭國家區域醫療中...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日...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學生2022-11-25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2022-11-25
- 焦點快播:“外國人講安徽故事·合肥站”宣2022-11-25
- 2022黃山旅游節推出14項主題活動2022-11-25
- 世界微速訊:以群眾口碑檢驗富裕江西幸福江2022-11-25
- 內雙畫眼妝選擇什么樣的眼影?內雙眼妝怎么2022-11-25
- 眼影選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影是不是越貴2022-11-25
- 深邃歐式眼妝教程 歐美上挑眼線怎么畫?-2022-11-25
- 環球觀熱點:中分劉海怎么打理好看?哪些中2022-11-25
- 適合中分發型的臉型有哪些?2022年短發發型2022-11-25
- 全球今熱點:中分發型有哪些優勢?方形臉適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一款?|全2022-11-25
- 中分適合什么臉型?劉海中分怎么處理?2022-11-25
- 劉海分開合不上怎么恢復?去理發店可以嗎?2022-11-25
- 【世界新要聞】圓臉臉型特點是什么?圓臉適2022-11-25
- 不想中分怎么變回來?哪些臉型留中分發型不2022-11-25
- 環球熱推薦:中分劉海留煩了想換發型怎么辦2022-11-25
- 熱點聚焦:劉海中分怎么解決?劉海剪厚了怎2022-11-25
- 如何讓頭發快速生長?剛染完頭發第二天就洗2022-11-25
- 男士中分適合燙大卷還是小卷?男生燙發發型2022-11-25
- 自然卷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護發產品?自然卷該2022-11-25
- 月餅分著吃寓意好嗎?為什么說月餅吃多了也2022-11-25
- 月餅能煎著吃嗎?月餅的吃法有哪些?|環球2022-11-25
- 中秋節該怎么送禮?中秋節后天氣會轉涼嗎?2022-11-25
- 月餅烤完很硬怎么回事?月餅的好壞主要看什2022-11-25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