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計生政策終于逐漸松動 生得起養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緊
2月18日晚,國家衛健委在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答復中稱:東北地區可探索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
這已不是首次釋放積極信號。2021年1月,全國人大就曾要求各地清理不合時宜的計生法規,停止執行過嚴處罰處分。去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中國適齡人口生育意愿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一大波信號密集傳來,均指向一處:人口危機臨近,中國真的要全面放開生育了嗎?
為什么是東北?
東北地區,是中國人口形勢最為嚴峻的區域。多年的人口凈流出以及明顯的老齡化,讓東三省可能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
2020年8月,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發表的論文透露,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出生率分別只有0.74%、0.76%、0.75%,是超低出生率。
另一方面,人口外流更是成了當地的一大痛點。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常住人口持續7年凈流出,人口凈流出規模從2013年的0.79萬人擴大到2019年的33.17萬人,相當于7年間合計凈流出了164萬人。
人口外流量大,出生率又極低,很自然地,東北人口老齡化提前來臨。比如,2013年遼寧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3個百分點。
“縱向來看,東北地區的總和生育率(育齡期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早已低于1,相當于一個婦女平均一輩子沒有生育一個孩子。”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說。
東北顯然認識到了,這是一場人口危機。
2016年,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時,黑龍江就在漠河、綏芬河等18個邊境地區率先放開了三孩生育。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曾在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懇請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政策。
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出現
2016年1月1日,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育,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人,創2000年以來峰值,但之后連年下降。2019年,出生人口降為1465萬人。
2020年數據同樣不容樂觀。2019年,廈門全年出生人口數量6.1萬人,2020年減少至2.95萬人,下降51.6%,直接腰斬;再比如合肥,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7.32萬人,相比2019年的10.3萬人下降23%。
2019年,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指出,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育齡期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
《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測拐點將于2030年前后出現,峰值為14.5億人。
“避孕藥”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其中部分年輕人發出了類似聲音:“連一孩都不生了,還能怎么生多孩?”“生得起,養不起。”
年輕人生育意愿不高,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行為潮流,尤其是在大城市。究竟是什么成了他們的“避孕藥”?
任澤平團隊發布的《中國生育報告2019》就提出了一種觀點:生育基礎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約束,阻礙了年輕人生育。
“‘三育’(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太高,大家感到喘不過氣來。”董玉整說,政府應根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采取積極的配套政策措施,盡可能免去大家的后顧之憂。“相對來說,生育是年輕人的問題,養育是養老的問題,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這三個方面能否系統協調、統一解決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發展的韌勁和持續力。”
董玉整認為,應真正落實“尊重家庭在生育中的主體地位”的原則,實行自主生育,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將是否生育、生育幾個孩子、什么時候生育的權利還給家庭,由每個家庭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自主決定生育事項。
國際經驗
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志。過去40年,中國正是憑借人口紅利實現了高速發展,如果人口負增長,將會發生什么?
在人口學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看來,人口負增長在一開始是緩慢的,拐點晚一年或早一年到來影響并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黃文政認為,隨著人口減少得越來越多,對所有行業都會造成影響。首先,年輕人的消費會萎縮,市場信心會下降,創新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此外,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國家財政負擔加重,許多錢要投入養老,影響整個基礎設施投資,因為需求和財力的不足,對整個國家來講,活力也會下降。
任澤平研究報告認為,全面放開自主生育,宜早不宜晚,必須盡快。我國第三輪嬰兒潮的峰值在1987年,當前正處于第三波嬰兒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特別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尚處于25—29歲最佳生育年齡。一旦錯過第三輪嬰兒潮,未來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則將事倍功半。
放眼世界,一些國家早已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生育率。在19世紀中葉,英國、瑞士等國家便開始采取措施保障女性生育權利。冰島、俄羅斯則是發放經濟補貼;還有一些是大量興建托幼機構,比如在201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0—2歲入托率平均為35%,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
2020年,廣東公布了十件民生實事,其中就包括了新增100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今年,全省新增9.6萬個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其中公辦幼兒園學位6萬個。
在中共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不僅沒了“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眼,而且首提“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任澤平研究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這幾年呼吁‘全面放開生育,應對老齡化少子化’,開始逐漸看到曙光,長期保守的計生政策終于逐漸松動。”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返缆愤\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
- 熱消息:魚子醬怎么吃最正宗?魚子醬營養價2022-11-25
- 大馬哈魚籽怎么做好吃?大馬哈魚籽多少錢一2022-11-25
- 日本料理常見魚卵有哪些?明太子和鱈魚子差2022-11-25
- 精彩看點:魚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飛魚籽好2022-11-25
- 焦點速看:眼妝怎么卸干凈?眼妝卸不干凈怎2022-11-25
- 眼妝是先貼雙眼皮貼還是先畫眼影?眼妝重要2022-11-25
- 世界微資訊!畫眼妝前擦不擦隔離霜?眼妝需2022-11-25
- 內雙眼怎么花眼妝?簡單步驟是什么?2022-11-25
- 眼影是越貴越好嗎?什么牌子的眼影好用? 2022-11-25
- 大地色歐美眼妝好看嗎?怎么畫?:環球關注2022-11-25
- 中分劉海如何打理更好看?偏分頭發型常見款2022-11-25
- 短發怎么打理才不會外翹?氣質型中分短發發2022-11-25
- 環球訊息:中分發型有什么優勢?大長臉適合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適合哪些女生?中分短發發型好2022-11-25
- 消息!劉海中分怎么處理?中分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如何自己剪劉海?八字劉海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圓臉發型該如何分線?馬尾辮怎么綁?2022-11-25
- 平劉海老是中分怎么辦?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2022-11-25
- 哪些人不適合中分發型?怎樣讓劉海變直不用2022-11-25
- 世界熱點!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復?劉海剪厚2022-11-25
- 霍建華近態曝光豪橫十足,接連換乘豪車,卻2022-11-25
- 當前關注:胡歌所開車曝光上熱搜,網友:治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