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走新潮發展道路 “十四五”非遺保護規劃正式公布

2021-06-10 09:45:25    來源:北京商報

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印發后,一系列專項規劃也陸續公開。6月9日,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為核心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在明確了2025年和2035年發展目標的同時,也提出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培育一批“網紅”品牌,以建設非遺特色村鎮、街區等多種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走上一條新潮的發展道路。

非遺保護更進一步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已被列為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規劃》也對“十四五”期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明確了2025年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

《規劃》顯示,到2025年,非遺代表性項目要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工作體系更加完善,保護傳承體系更加健全,創造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對非遺的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明顯提高,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到2035年,非遺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傳承活力明顯增強,工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傳承體系更加健全,保護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重大國家戰略中的作用更加彰顯。

為了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順利實施,并有序完成發展目標,《規劃》將加強非遺調查、記錄和研究,加強非遺項目保護,加強非遺傳承人認定和管理,加強非遺區域性整體保護,加大非遺傳播普及力度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這6個方面,列為“十四五”期間的主要任務,覆蓋了從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到專業人才的培育,再到整體的統籌協調以及與群眾對接等多個方面。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永新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全面推進“一個工程、七大體系”,而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便是其中之一,重點是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等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發揮文化遺產在傳承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重要作用。

強化體驗感

若要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除了開展摸底調查,完善非遺記錄體系,加強非遺檔案和數據庫建設,統籌研究力量加強理論、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加大對傳承人支持扶持力度外,如何讓更多人接觸、走進并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不可忽視的重點工作之一。此次《規劃》中有多項條文便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人們的參與性,強化體驗感。

《規劃》指出,開展“非遺在社區”工作,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在城市社區培育孕育發展非遺的土壤,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感、歸屬感和凝聚力。與此同時,《規劃》還提到,挖掘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特色小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中的非遺資源,建設非遺特色村鎮、街區,支持建設非遺館、非遺傳承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此外,面對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趨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融合發展也勢在必行。且《規劃》顯示,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支持利用非遺館、傳承體驗中心、非遺工坊等場所,培育一批非遺旅游體驗基地;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遺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支持非遺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特色小鎮,鼓勵非遺特色景區發展等。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多個省市均已有以非遺為特色的體驗館或相關項目,僅以北京為例,截至目前已有中國景泰藍藝術博物館、北京百工博物館、京彩瓷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93號院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等多家具有主題特色的非遺博物館,不止向人們展示牙雕、玉雕、花絲鑲嵌等非遺技藝制作的精品,還通過舉辦陶藝、彩繪等體驗課程邀請人們親身體驗。在業內人士看來,增加人們的參與度一方面能加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與理解,帶動大眾保護傳承的意識,另一方面也是將相關資源活化,在新時代中挖掘更大的價值。

新媒體帶動傳播

現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在利用新媒體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播,同時,有效利用新媒體拓展傳播渠道,也被列在《規劃》中。

據《規劃》顯示,鼓勵支持新聞媒體和相關機構開展非遺傳播。鼓勵支持新聞媒體設立非遺專欄、專題,辦好優秀欄目、節目。推動主流媒體加強非遺傳播力量,建設非遺傳播隊伍,形成一批品牌傳播項目,提高非遺傳播的專業性、規范性。適應媒體深度融合趨勢,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的作用,培育一批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網紅”品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一些非遺項目可以通過借助科技的手段散發新的光彩。

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將到來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便將有不少非遺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展示。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將支持網絡視頻平臺聯合舉辦2021年“云游非遺·影像展”活動,集中展播各類優秀非遺資源,讓更多社會公眾關注、了解生活中的非遺和非遺保護實踐。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還將支持電商平臺聯合舉辦2021“非遺購物節”活動,重點圍繞脫貧地區店鋪、產品開展非遺產品網絡銷售活動。

數字文創產業智庫研究員李杰認為,目前已經來到了全媒體時代,在幫助相關產業或項目實現多角度展示的同時,人們也已經習慣于集多種媒體形式于一體的展示方式,且無論是微博還是短視頻,抑或是火熱的直播帶貨,也都成為人們經常參與的活動,這能拉近非遺與人們之間的距離。

(記者 鄭蕊)

關鍵詞: 新潮發展道路 十四五 非遺保護規劃 正式公布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а√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网站| 扒下老师的黑色丝袜桶她|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按摩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国产热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香蕉久久成人网|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亚洲人配人种jizz|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关键词|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黄色xxx|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午夜免费1000部| 33333在线亚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免费va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20p| 打桩机和他宝贝124是哪一对|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国产91小视频|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久久久久久曰本av免费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