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傳播廈門好聲音 “增強‘四力’,書寫特區新發展”主題沙龍昨舉行

2021-11-03 09:12:17    來源:海西晨報

“增強‘四力’,書寫特區新發展”——廈門市新聞界慶祝第22個中國記者節主題沙龍活動在金榜書院成功舉行。記者唐光峰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鐘寶坤 葉子申)秋日的陽光正好,他們暫停匆匆的腳步,在金榜山的綠樹掩映下品茗。這一刻,他們不再是新聞的記錄者、旁觀者,這一刻,他們自己就是新聞的主角。他們自豪地來到舞臺中央,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這個行業和城市的故事。

昨天下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的“增強‘四力’,書寫特區新發展”——廈門市新聞界慶祝第22個中國記者節主題沙龍活動,在金榜書院成功舉行。來自廈門各新聞單位的新老新聞工作者濟濟一堂,以主題沙龍這種別開生面的方式,憶初心、話使命,交流工作心得,砥礪理想信念。

從“金磚”到“金雞”,從特區建設到疫情防控,從高山黨校到近鄰黨建……昨天的沙龍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廈門節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曉蕾、《廈門日報》首席記者詹文、《海西晨報》首席記者林愛玲、《廈門晚報》資深記者戴懿、廈門衛視知名主持人陳玲、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副主任蔡志強、廈門廣電集團新聞中心首席記者許曉露、同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葉文彬等八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媒體人對這座城市的關注與熱愛,分享了作為記者,增強“四力”、深入基層,用腳丈量土地,用心謳歌時代的心得體會。

“金雞獎的臺詞是刻到骨髓里的,讓我永遠難以忘懷。”來自廈門廣電集團的廈門衛視知名主持人陳玲至今都記得主持金雞獎的一幕幕。她說,“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不僅助推了廈門影視產業的發展,更讓廈門這座城市的“能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廈門日報首席記者詹文動情地回眸20多年的從業經歷。她表示,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不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隨時隨地保持新聞敏感性,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海西晨報首席記者林愛玲則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在新媒體融合中,跑出區街好新聞的故事。

記者,是時代風云的記錄者,更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播者。一直以來,廈門新聞工作者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于社會萬象之間,用文字描繪絢爛世界,用鏡頭記錄多彩生活,用語言傳達真情實感,講述廈門好故事,傳遞廈門好聲音,為我們城市的發展貢獻了獨特的新聞力量。

市新聞工作者協會有關人士表示,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希望通過此次主題沙龍,進一步激發起全市新聞工作者的昂揚斗志,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開創新時代廈門新聞輿論工作的新局面。

據悉,除昨天下午的主題沙龍外,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將圍繞“廈門市新聞界慶祝第22個中國記者節”開展系列活動,包括主題系列報道、記者節慶祝表彰大會、“好記者講好故事”等。同時,還將攜手廈門市衛健委,組織新聞工作者參加國際認證的心肺復蘇急救技能培訓,合格者將獲證書。

◎新華社駐廈記者顏之宏:通過筆和鏡頭 講好廈門故事

顏之宏

我從2016年9月13日來到廈門駐點,至今已經五年有余。在這期間,我親眼見證并親身經歷了廈門這些年的諸多歷史節點,如抗擊“莫蘭蒂”臺風、廈門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全體市民同心協力抗擊疫情等,都讓我印象深刻。

這些年來,我也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了廈門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臥鳳”是這樣飛起來的:廈門經濟特區四十年》《“經濟特區必須在營商環境上走前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廈門探索》等稿件在國內主流媒體刊發,向全國人民講述了廈門故事。

接下來,我會繼續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和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廈門故事。(記者葉子申)

◎中新社廈門支社社長楊伏山:站在更高起點 傳播“好聲音”

楊伏山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記者的身影。從抗擊“莫蘭蒂”臺風,到鼓浪嶼申遺、廈門會晤,再到軍營村脫貧致富、特區建設40周年……每一個重大事件背后,我們都會用手中的筆,為讀者寫下一篇又一篇報道,向外界展示廈門形象,講述廈門故事,傳遞“廈門好聲音”。

中新社作為我國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對外宣傳方針政策,全面、及時地報道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表達海外同胞、僑胞和華人的心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中新社廈門支社將繼續利用全媒體融合平臺,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持續做好對外報道,將“廈門好聲音”傳播得更廣更遠。 (記者葉子申)

◎《光明日報》廈門記者站站長馬躍華:提升城市競爭力 走出發展新路子

馬躍華

在廈門駐點多年,這座城市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舉措讓我深有感觸。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接續奮斗,全面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以城市環境高顏值助力產業發展高素質,顯著提升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的高質量發展路子。今天的廈門,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和諧共生,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高,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高質量發展成果斐然。

接下來,《光明日報》將繼續創新央媒與地方合作機制,把目光投放到廈門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報道好、展示好廈門發展建設新篇章。 (記者葉子申)

◎《福建日報》廈門記者站站長林麗明:多方位深入報道 為城市建言獻策

林麗明

《福建日報》長期深耕廈門,旗下《廈門觀察》、新福建客戶端更是多方位深入報道這座城市的創新創造和發展變化,為其經濟社會發展鼓與呼,為城市建設建言獻策,新聞傳播力和地區影響力日益增強。

接下來,《福建日報》將繼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講好改革開放的廈門故事,向世界傳遞廈門好聲音,展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廈門城市形象,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記者葉子申)

◎廈門衛視知名主持人陳玲:挖掘廈門元素 綻放光影魅力

陳玲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廈門閩南大戲院舉行。開幕儀式上宣布,從2019年起,“金雞獎”將每年評選一次,且連續五屆在廈門舉辦。作為一名主持人,我非常榮幸,能在現場見證并參與這個特別的時刻。2019年的“金雞獎”開幕式,我與“央視一哥”任魯豫、電影頻道“當家花旦”藍羽、知名影星黃曉明搭檔主持,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把現場效果發揮到極致。

“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帶動了這座城市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接下來的“金雞獎”,我們也會多挖掘廈門元素,在節目上繼續深耕,讓廈門在中國電影行業中有更完美的展示。(記者柯小嬌)

◎廈門廣電集團新聞中心首席記者許曉露:金磚效應在廈 正在不斷放大

許曉露

說起廈門會晤,我打開了記憶之門。為了迎接廈門會晤,廈門廣電集團當時策劃了《走進金磚國家》系列報道,我和團隊走進了印度。深入采訪后,我們發現了很多故事,比如廈門乃至中國的企業在印度發展,給當地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以及在金磚合作的機制下,越來越多印度學生來中國求學等。

我想,無論是廈門會晤,還是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這都是國家賦予廈門的重大使命。今年1到7月,金磚四國在廈門新設立的企業是往年的3倍,金磚效應在廈門正在不斷放大。(記者鐘寶坤)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廈門節目制作室制作人梁曉蕾:創作系列廣播劇 嘉庚精神薪火傳

梁曉蕾

從2015年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廈門節目制作室就著力挖掘嘉庚精神,先后做了系列廣播劇,包括《再會吧,南洋》、《再會吧,延安》和獻禮金磚的《一座城一個人》等。通過這些節目,我們不斷走近陳嘉庚,了解和體會“嘉庚精神”的核心內涵。

陳嘉庚先生一生愛國、創業、興學,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嘉庚精神”,超越時代、薪火相傳。學習和弘揚“嘉庚精神”,就是要學習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情懷、創新精神和奉獻品格。

(記者鐘寶坤葉子申)

◎廈門廣電集團新聞中心副主任蔡志強:節目牽線搭橋 拉近兩岸距離

蔡志強

廈門廣電集團有一個兩岸節目帶,包括《兩岸新新聞》等節目,我們在臺北、高雄都有駐點記者站,每年會派四批記者赴臺駐點,及時發回動態新聞等。

目前,我們做到第三季的節目《根脈》,主要聚焦兩岸有聯結的東西。通過這樣的節目,大家發現,兩岸的聯結是這么緊密,臺灣的根在大陸,兩岸是如此密不可分。

2018年,福建對金門供水,我們派記者到金門采訪,對金門缺水的情況、福建為供水做出的努力進行報道。當時,我們采訪了很多金門的民眾,他們特別高興,紛紛表示,喝上了干凈的水,解決了他們生活的大問題。通過這樣的報道,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記者鐘寶坤)

◎《海西晨報》首席記者林愛玲:深入媒體融合 積極擁抱變化

林愛玲

我接觸社區新聞,是從接觸區街的微信代運營開始。于我而言,區街微信是身邊、指尖的平臺,它與社區的緊密度更高、距離更近。

如何寫好區街微信運營的稿件?萬變不離其宗,我相信變化的是渠道,不變的是受眾的心理、傳播的規律。

其次,要積極擁抱新變化。五年多的代運營工作,讓我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能,這其中包括圖片文案的寫作、海報文案的寫作。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推出高質量的宣傳報道,我也嘗試了不少新的形式,比如通過書信體、散文體、詩歌體等各種體裁,讓大家感受到這股令人暖心的廈門力量。(記者王溫萍)

◎《廈門晚報》資深記者戴懿:尋找動人細節 感受新聞溫度

戴懿

在跑社區新聞的14年時間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社區新聞的溫度。尤其是“近鄰”文化發展之后,社區里涌現出了許多鄰里互幫互助的故事。

在一些無物業小區,不少社區服務志愿者會主動組建服務隊,針對殘疾、孤老市民免費提供幫助。此外,不少小區也涌現出許多“幫幫團”,讓我感受到了溫情。

在我看來,好新聞是跑出來的。盡管身處互聯網時代,記者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好的新聞依然需要記者邁開步子,到現場親身體會,因為細節往往最打動人心。只有勤跑新聞,才能講好廈門故事。

(記者王溫萍)

◎同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葉文彬: 用腳丈量土地用心寫好文章

葉文彬

我從2001年進入同安報道組,從事新聞與輿情工作至今已有20年。

20年來,同安軍營村、白交祠村的發展,可以說沒有離開過我的視野。在我眼中,同安軍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是從“輸血”到“造血”,二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三是思想的“輸入”到“輸出”。

2016年4月,高山黨校建立之后,輻射吸引黨員群眾1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考察,通過黨校引領、培訓研學、村民參與、聯動合作,助推了軍營村、白交祠村的大發展。如今,高山黨校已成為帶動兩村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在我眼中,如何寫好文章,可以用這四句話概括——用腳丈量土地,用眼觀察變化,用心寫好文章,用情講好故事。

我建議年輕的記者朋友們要多走向基層,多與群眾交朋友,多了解基層的實際,用感情講好高山故事,講好廈門故事。

(記者王溫萍)

◎《廈門日報》首席記者詹文:既要站位全局 又要抓好細節

詹文

自2004年新聞從業以來,我長期深耕時政新聞,參與了這座城市近20年來絕大部分的重大主題報道。這么多年的采訪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廈門人。40年來,正是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特區建設者,懷揣著他們的夢想,帶著“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奮斗中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推動著這座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把廈門建設成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這些年的采訪經歷,讓我了解到,新聞報道應該注意站位全局,把當下發生的事情放到全市、全省、全國,甚至全球的大環境里,放到歷史的邏輯里去考量,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在宏觀視野之下,扎根基層,注意細節,講好故事。(記者王溫萍)

關鍵詞: 聲音 接續 廈門 奮斗 傳播 書寫 特區 時代 發展 緊跟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bt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观看| 扒开双腿爽爽爽视频www|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欧美人与动另类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yellow免费网站| 扁豆传媒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小芳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叫男人吻她的尿口道视频|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大陆| 麻豆精品视频入口|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在线观看北条麻妃|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国产**毛片一级视频|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日本a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