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國內養老服務需求廣闊,我國銀發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陪診服務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隨著服務需求的提升,陪診服務行業將更加注重陪診人員的專業培訓,以確保陪診人員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上海啟動陪診服務試點
根據《上海市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方案》,上海陪診服務試點范圍包括收住老年人的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和具有一定數量陪診師、具備常態化專業服務能力的專業性日托、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等。通過試點,發展一批規范提供陪診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和陪診師隊伍,探索形成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流程、收費機制和監管舉措,總結提煉相關工作規范標準,推動上海市老年人陪診服務規范發展。
一位之前在養老機構工作的女士告訴記者:“聽到這個消息我十分高興,我剛剛接觸這個行業,很多地方不太懂,陪診師培訓對于初入行者來說比較重要,我想進一步了解一下。”一位轉行做陪診師的男士告訴記者:“我從事陪診行業近一年了,起初是當成兼職來做,隨著對這個工作越來越熟練,我的接單量也有所增加,現在就是全職做陪診師。我之前有上過陪診師培訓課程,覺得陪診師培訓和實踐都對后續工作有很多益處,有助于陪診師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近期,上海市虹口、楊浦、浦東新區等多個區的陪診師培訓已相繼展開。據“上海虹口”近日消息,虹口區首批100名養老服務陪診師已經完成培訓,將為廣大老年患者服務。據“上海楊浦”消息,3月12日,楊浦區第二批養老服務陪診師培訓班開班,全區165名養老服務機構服務人員、老齡專業社工、養老顧問以及自由職業者等報名參與。此外,記者獲悉,上海市浦東新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浦東新區護理行業零工市場、上海明天培訓學校日前共同開設上海陪診師培訓課程。
記者實地走訪了浦東新區老年服務中心。“目前滾動班、周末班常年開課。陪診師培訓課程共4天,每周上一天,培訓內容包括醫療及護理基礎知識、醫療機構簡介、陪診實訓等。”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培訓之后會有考試,通過考核后,上海市浦東新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浦東新區護理行業零工市場、上海明天培訓學校將聯合頒發“陪診師職業技能證書”,可以在浦東新區民政局養老服務平臺“浦老惠”查詢證書,持證學員可在“浦老惠”“安老護頤”等平臺在線接單。
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
據市場研究機構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目前,中國陪診服務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由于陪診服務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等原因,許多中小型的陪診公司涌現,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市場上的陪診服務品牌競爭格局多樣化,不同品牌的服務范圍、服務質量、價格水平各不相同。
“隨著服務需求的提升,陪診服務行業將更加注重陪診人員的專業培訓,以確保陪診人員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梳理發現,陪診服務行業正逐步向專業化、標準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今年3月,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11家機構簽訂《成都市陪診服務人才培育聯盟合作框架協議》。據介紹,該聯盟匯聚了職業(技工)院校、培訓學校、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多方力量,將從共建共享培訓和評價標準體系、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培訓交流等多個維度開展合作。
湖南省老年醫學學會于3月9日成立全國首個老年助醫管理分會,據了解,該分會將推動“就醫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通過行業標準的形式,為陪診師、就醫服務組織提供明確的操作指南和規范要求。同時針對目前陪診服務行業的發展,將打造透明的服務體系,采用梯度收費標準,讓定價透明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陪診服務將更加高效。2024年12月,浙江省衛生健康委與支付寶聯合打造的數字健康人升級為“安診兒2.0”。據介紹,在就診時,安診兒會將復雜的就醫流程轉變為清晰的指引,云陪診服務拓展到近30個就醫節點,如院內停車、住院訂飯這樣的瑣事,也可以交給安診兒包辦。
銀發經濟蘊含機遇
近年來,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銀發經濟逐步發展壯大,不僅涵蓋醫療、養老等傳統產業,還拓展到陪診、康養旅游、養老金融等諸多新領域。
華福證券表示,銀發經濟的消費升級趨勢由人口結構變遷、支付能力提升、政策與技術協同三大因素共同驅動。隨著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生人退休,新老年群體不僅規模龐大,還具備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強的消費能力和更高的科技接受度。
展望未來,“銀發經濟在供需兩端都有巨大空間,到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體量預計可以達到30萬億元左右。保守估計到2050年,銀發經濟將至少提供1億個就業崗位。銀發經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