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科普項目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聚焦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科普項目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聚焦
(資料圖片)
把科普展覽和課堂搬到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學校社區、工廠村莊,流動的科普盛宴跨越山水,步履不停。
截至目前,走過23年歷程的科普大篷車項目和走過12年歷程的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通過發揮深入基層、覆蓋面廣的優勢,已累計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有力促進了我國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
走遍大江南北 播撒科學種子
5月8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體育館內熱鬧非凡,為期兩個月的流動科技館剛剛在這里開展。觀眾通過機械漣漪、等速萬向節等50多件互動展品,零距離感受科學的魅力。
好奇的目光在展品間流連,蓬勃的求知欲悄然發芽。這場展覽是我國流動科普項目一路走來,踩下的其中一枚腳印。
廣袤中國,對許多偏遠地區來說,科學教育資源是“稀缺品”。2011年6月,四川省作為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第一批試點地區,迎來了中國科技館配備的首套50件科普展品。拉著這些展品,四川科技館展覽教育中心的徐錚和同事們踏上了全省183個縣級行政區的巡展之旅。
為解決科普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基層科普設施短缺等問題,中國科協于2000年啟動面向基層鄉村的科普大篷車項目,于2011年啟動面向縣級地區的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目前均由中國科技館具體組織實施。
“當時整個四川省還只有2座實體科技館。”徐錚說,經過12年巡展,四川科技館共派出巡展人員540人次,巡展332站,服務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
截至目前,全國1746輛科普大篷車累計行駛里程已超過5000萬公里,形成覆蓋鄉村的科普服務網絡;流動科技館巡展5686站,把優質科學教育資源送達全國29個省份1888個縣級行政區。
“流動科普項目跨越千山萬水,奔赴科普覆蓋最薄弱的縣域和鄉村,彌合著科普公共服務鴻溝,助力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0年的10.56%。”知名科普專家、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說。
科普資源下沉 服務鄉村振興
西藏林芝市察隅縣,地處我國西南邊境。近日,西藏自治區三級科協聯合開展科普大篷車巡展活動,把數十件精彩的科普展品送到察隅縣中小學和周邊村落。雪山之下,當地青少年和農牧民群眾的笑臉淳樸動人。
通過一輪輪巡展、一次次出車,科普服務的觸角不斷向鄉村基層延伸,流動科普設施已經成為城市優質科普資源下沉基層的重要途徑,承擔起為基層補充科技文化教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為服務農業生產需要,靈活、機動性強的農技服務科普大篷車應運而生,成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四川,科普大篷車開到魚塘前,幫助水產養殖戶檢測魚塘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在云南,科普大篷車組織專家團,為果農開展種植獼猴桃、大枇杷等培訓……
在流動科普項目的帶動下,許多縣域鄉村逐漸建立了科學教育工作的陣地。在貴州、云南、西藏、寧夏、新疆等多地,相關單位結合鄉村振興、健康中國戰略等國家中心工作和自身實際,開展了多場特色主題科普活動。
“2023年,中國科技館計劃綜合利用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資源,著力服務160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科普資源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為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基層公眾科學素質貢獻一份光熱。”中國科技館流動科普項目負責人龍金晶說。
創新內容模式 讓科普更精更優
今年初,一場科技冬奧主題展覽走進遼寧省科技館,借助5G、4K、VR等技術手段,觀眾在沉浸式體驗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比賽項目的過程中,了解冰雪運動知識。
從全國流動科普設施聯合行動重溫冬奧記憶,到組織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天宮課堂”太空課……近年來,流動科普項目結合社會熱點和國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出了多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通過配發實體資源、共享數字資源等方式,帶動各地聯動參與。
同時,為滿足基層公眾對于科普資源的差異化需求,流動科普項目團隊持續推動展覽資源更新迭代,自2020年起以模塊化組合和“菜單式”定制的方式向基層配發展覽資源,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科普展覽服務。
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也推動著流動科普高質量發展。中國科技館與國家衛健委、中國圖書館學會等部門單位合作,開展主題巡展活動;遼寧、廣西、江蘇等省份積極與當地教育部門、文化部門、氣象部門聯合舉辦巡展活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新起點,再出發。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介紹,“十四五”時期,流動科普項目將注重效果質量提升、資源樣板間開發和平臺打造、社會價值引領和社會資源的引入,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科普教育服務,并充分利用流動科普資源助力教育“雙減”工作,加強學生科技教育,促進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題: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科普... -
祝賀!我國科考隊員登頂珠峰成功
23日12時30分許,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科考登頂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 -
厚植鄉村興業致富內生動力(現場評論)
燕山深處,灤河岸邊,山野泛青。來到河北省灤平縣,已是傍晚,火斗... -
【天天報資訊】萬噸海輪首次入境陽邏港...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5月22日,萬噸級航行國際航線船舶“長越1”輪順... -
看,我們的新生活!|環球速讀
新華社消息2021年10月,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 -
全球最新:千萬粉絲網紅自曝遭性騷擾?...
橙柿互動報道近日,千萬粉絲的網紅“小慧君”被封號,引發網友熱議...
- 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科普2023-05-23
- 祝賀!我國科考隊員登頂珠峰成功2023-05-23
- 忍術是什么意思?人可以練出忍術嗎?2023-05-23
- 【全球報資訊】王國之淚藍色西諾克斯錘子在2023-05-23
- 節約三大途徑不包括?節能的方法有哪些?2023-05-23
- 世界短訊!千年古廟_千年gm命令2023-05-23
- 晚間的小時工_晚間小時工2023-05-23
- 百合佳緣集團調查報告:揭示當下年輕人嗑CP2023-05-23
- 全球播報:伏季休漁期間市場海鮮從哪來?為2023-05-23
- 超200億!多家廈企大手筆募資|今日播報2023-05-23
- 翔安6處路口增設“右轉危險區”標志2023-05-23
- 昨日傍晚我市出現強對流天氣 今明兩天雨水2023-05-23
- 海滄區公布小升初招生方案 馬鑾灣西片區初2023-05-23
- 多起惡意“甩團”案件被查:涉2家旅行社、22023-05-23
- 瑞銀中國獨資公募基金牌照申請暫停,與瑞信2023-05-23
- 華中科技大學新校區開工,將于2024年9月迎2023-05-23
- 全球觀熱點:赤壁市余家橋鄉:農田染新綠 2023-05-23
- 環球快報:民警退休前,握緊他們的手……2023-05-23
- 湖北省“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谷城賽區62023-05-23
- 云夢沙河鄉練港口村:100畝空心菜喜獲豐收2023-05-23
- 來鳳:以比促學 強技能 促就業|焦點關注2023-05-23
- 洪山區: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助力營商環境更2023-05-23
- 組圖|咸豐:夏日水庫景如畫2023-05-23
- 全球簡訊:鶴峰縣董家村:“河”我一起 守2023-05-23
- 強化極端強降雨防范 落實應急搶險保障 湖2023-05-23
- 云夢:胡蘿卜花開潔白如雪輕盈飄逸逗人愛|2023-05-23
- 掌上明珠家居《超級搶工廠》火爆開啟2023-05-23
- 蝶變電視劇_蝶變單色凌 環球播報2023-05-23
- 尋仙問長生_尋仙達人|世界快播2023-05-23
- 焦點速看:顏值爆棚、配置貼心,吉利ICON主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