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翻飛,魚躍鳥鳴!古云夢澤遺珠成了動植物的天堂
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鄭毅
嚴冬時節,在應城市陳河鎮老觀湖畔,但見蘆荻灰黃,水面靜謐。一群群鳥兒,伴著無人機上下飛掠。
湖邊的一條溝渠里,幾位村民劃著小木舟,在渠中撈著野生的菱角。
夕陽西下,一派清雅安恬的鄉村美景,落入記者的鏡頭中。
老觀湖畔的撈菱人
應城市陳河鎮彭黃村,是老觀湖畔的一個小村子。村里的李爹爹,與湖里的魚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雖然已經八十高齡,但身體很好,還能劃船。
12月中旬,李爹爹劃著小木船,和老伴來到老觀湖畔的一條溝渠里,撈起了野生的菱角。
“這里是養魚的,和大湖沒有連通。”李爹爹說,溝渠里長了很多野生菱角,也沒有人要,每到這個時候,他和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會來撈一點,補貼家用。
這個季節,菱角的葉子全部沒有了,要靠專用的工具,到水里甚至泥巴里撈,撈上來后洗凈,扔在小木船中,之后裝袋運回家。
菱角不大,但勝在是野生的,甜美無比。“兩塊錢一斤,有很多人專門開車到村里來買。”李爹爹說。
現在,也只有在撈菱角的時候,李爹爹才能感覺到,自己是跟水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這也是家里的小木船唯一的用途了。“在建濕地公園,魚早都不讓捕了。”
雖然不讓捕魚了,但種點地,兒孫都在外面工作,生活比以前過得更好了。“打魚很辛苦的,也危險。”
一堤之隔,便是老觀湖了。寬闊的水面十分平靜,一葉小木舟在湖中蕩漾。無人機起飛,整個湖面便凈收鏡頭中。
正直傍晚,夕陽的余暉映照在水面中,一群鳥兒似是不認識這個不速之客,圍著無人機上下飛掠,于是,在鏡頭中,鳥、湖、舟便在這絕美的光影中和諧地統一了起來。而湖邊的幾顆葉子已經泛黃的樹,映稱著舟上勞動的人們,鄉村美景,令人沉醉。
“這個季節還是稍晚了一點。”撈著菱角的村民們說,再早兩個月,湖畔秋風一起,蘆葦翻飛,再早一些,還有各式各樣的花兒,更是美不勝收。
身邊的湖成了國家濕地公園
在湖邊生活的老人們,對于老觀湖的印象并非一直都是如此。此前,除了圍湖養魚,他們對老觀湖最大的印象便是洪澇。
老觀湖是孝感地勢最低的湖泊,是當地有名的水袋子。“漲水時白浪滔天,經常超水位,有時候還決堤。”應城市義和鎮每年汛期,都會組織人員加固堤壩,日夜巡守。
老觀湖(又名老鸛湖)位于漢江下游北岸,據歷史考證,老觀湖屬于古云夢澤的一部分。湖面四分之三的面積位于應城境內,還有部分位于漢川市境內。周邊圍湖養魚,歷來是湖區民眾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
這也就導致老觀湖內,迷魂陣隨處可見,不僅影響湖面生態環境,更是不利于行洪。
2016年1月15日,應城市老觀湖濕地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局評審,同意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9年5月23日,應城市組建“老觀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啟動濕地公園一期項目建設工程。
而老觀湖的退塘還湖工作,在此之前一直在做。2018年起,老觀湖禁捕,僅老觀湖北邊的陳河鎮彭黃村彭咀塆,就退塘還湖194畝。
老觀湖周邊村莊密集,人口稠密,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漁業養殖污染較嚴重。為了一湖清水,當地開始清理迷魂陣、地籠,遷移人工養殖場所,建設完善垃圾中轉站、垃圾池、垃圾箱等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設施,而在老觀湖濕地公園周邊,高標準農田建設、河湖連通、水閘改造、除險保安、道路建設等重大工程也迅速開始實施。
據了解,老觀湖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為1371.75公頃,包括老觀湖自然湖泊水面及周邊區域。其中濕地面積1233.14公頃,包括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澤、水產養殖場3種濕地類型,濕地率達到89.89%。濕地公園劃分為5個功能區: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濕地公園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在防洪、灌溉、生物多樣性保護、旅游等方面發揮較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古澤遺珠成了動植物的天堂
說起老觀湖,最值得稱道的便是湖里的蘆葦。老觀湖的蘆葦,綿延不絕,深秋時分,滿湖飛絮,場面十分壯觀。
蘆葦濕地的生態環境,是魚、蟹、禽繁衍生息的樂園,這也就讓老觀湖成了動植物的天堂。
據考證,老觀湖中生長蘆葦、荻柴4000余畝,野生茭白、菱角、蓮藕等水生植物眾多,濕地內共有植物種類16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
老觀湖內大片的草本沼澤,裸露的湖灘地等各種濕地類型,為白鶴、白琵鷺、小天鵝、灰鶴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湖區動物資源種類繁多。動物資源中魚類57種,兩棲爬行類23種,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種;鳥類125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1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7種,具備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特點。
老觀湖位于我國境內候鳥主要遷徙線路上,南下北上的鳥兒,都會在湖內停留。成群的鳥類,讓老觀湖成了不少攝影家拍鳥的絕佳場所。
應城市攝影愛好者們介紹,春季時分,成群的歸雁、野鴨,紛鬧于淺草湖邊濕地中;夏日,白鶴、烏鴇、灰鷺、秧雞,筑巢的筑巢,捕食的捕食,熱鬧非凡。“春夏秋冬,我們都要去一趟老觀湖,拍鳥,拍湖。”
為了方便游人觀鳥,老觀湖濕地公園特地建設了觀鳥站,目前相關建設工作正在開展。
相關閱讀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
比去年增加6600人武漢8 56萬人今日中考---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為有效推進普法工作進校園,...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體---“一個電話就能解決...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報---2023年1-5月,全省17個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我們聯合財政、金融等部門,在全...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據上海市消保委暗訪發現,某知名連鎖奶...
- 廈門今起三天或仍有熱雷雨 氣溫持續偏高2023-06-20
- 廈門火炬高新區發布“企業創新稅收指數”2023-06-20
- 集美區政協舉辦高校委員座談協商會 天天速2023-06-20
- 全國最長過海管廊向海底掘進 計劃4年內竣2023-06-20
- 龍龍高鐵福建段鋪軌貫通 預計年底具備開通2023-06-20
- 用戶賬戶控制是什么意思?用戶賬戶控制怎么2023-06-20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考 2023-06-20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世界2023-06-20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2023-06-20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2023-06-20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2023-06-20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2023-06-20
- 長江委要求重點防范山洪災害和城市內澇 丹2023-06-20
- 實現“全鏈條、全口徑、全維修、全覆蓋”對2023-06-20
- 洪山:筑牢優化營商環境“鐵三角”|全球快2023-06-20
- 上海中考出現泄題情況?假的!_世界快播報2023-06-20
- 四川四市州迎來強降雨 轉移群眾166戶460人2023-06-20
- 《只此青綠》展詩意畫卷 帶觀眾開啟沉浸式2023-06-20
- 數獨九宮格有什么解題方法和技巧?玩九宮格2023-06-20
- Cs1 6地圖編輯器2023-06-20
- 今日看點:智能馬桶的功能有哪些_智能馬桶2023-06-20
- 短訊!新概念英語第一冊要點練習(30)2023-06-20
- 手串什么材質的好?手串的戴法有什么講究?2023-06-20
- 大平層是什么意思?大平層有什么優缺點?2023-06-20
- 曼珠沙華怎么種?曼珠沙華有毒嗎?2023-06-20
- 如何正確使用二維碼掃描工具?二維碼掃描器2023-06-20
- 多部門密集施策 全面激活農村內需潛力2023-06-20
- 環球速讀:實惠中型SUV,車內空間是亮點,12023-06-20
- 賽力斯,替問界加分還是減分-每日資訊2023-06-20
- 全球實時:拉開榮威品牌新能源征程序幕 榮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