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守護鄉村留守兒童 安于清貧無怨無悔 陽新教師堅守深山“巴掌小學”29年

2023-06-10 22:09:13    來源:湖北日報客戶端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 倪勝林)“三尺講臺守初心,一顆恒心得始終,這是我的人生寫照;鄉村田野護幼苗,放飛希望播愛心,是我的畢生追求;苦中作樂我自樂,山花爛漫我自賞,是我的力量源泉。”這是湖北省陽新縣排市鎮后山小學教師熊怡海,從2017年“民轉公”考試作文題內摘錄的一小段,他覺得這一段簡直就是自己多年來的座右銘。


【資料圖】

正是有著這樣一份追求,熊怡海自1994年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從沒離開過那座海拔500多米高的深山,無怨無悔地堅守山村教育29年。

心里住著大山里的孩子

“希望孩子們能學好知識和本領,走出大山,奔赴璀璨美好的未來。”近日,在陽新縣排市鎮后山一處教學點,熊怡海向記者道出了心底的目標。

1994年,19歲的熊怡海剛走出校門,沒有跟隨山村眾多同齡人外出打工,而是選擇留在自己的家鄉下容村揚州教學點,成為一名代課老師。

走進教學點的第一天,面對崎嶇山路和教學點簡陋的教學條件,山村里長大的熊怡海覺得自己都能克服。但最讓熊怡海放心不下的,是大山里孩子的教育現狀。因為,山村學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單親和留守兒童,那個時候,后山小學學生花名冊中,95%的學生家庭是貧困戶。

一年級學生王某宜(化名)同學,父母在外打工時相識相愛,婚后母親來到后山才發現,這里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生下她姐妹3人后,母親便與她父親辦理了離婚,回到了外省的娘家。拖著3個女兒,王某宜的父親只得靠幾分薄地養活一家人。

四年級學生明某利(化名),父親常年生病,母親肢體殘疾,靠低保維持生計。

六年級學生舒某友(化名),生母離異出走,父親再婚后外出打工,兄妹3人由奶奶撫養。

“像這樣的學生,從小失去母愛,幼小的心靈承受了多少孤獨和思念?”熊怡海說,看到這些孩子,他感受到了教師這個職業承載的希望與責任。離異家庭的孩子在缺愛的環境中長大,容易形成自卑心態,所以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學生們的一舉一動,每天一對一找孩子們談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田垅教學點附近住著一名90多歲的留守婆婆,熊怡海經常帶著學生去看望這位老人,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以此來培養學生們的愛心。

29年來,熊怡海的教學地點圍著揚州、田垅、富山、陳山、后山學校轉,學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師調走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從未離開后山這個寂寞又艱苦的教育陣地。

既是老師又似父母

從1994年走上講臺的那天起,至2018年離開教學點回到后山小學,熊怡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個人,一守就是25年。

在教學點,就一個老師,三個年級,10多名學生,熊怡海只能采用復式教學。給一年級上課時,二、三年級默讀或練習,等一年級講完了,讓他們寫字做題,再給二年級講課,周而復始輪換轉,語數美體一肩挑。

熊怡海說:“教學點的教師,不但一人教三個年級,而且還要為學生做中餐,有的孩子小,不會打飯,我一碗一碗地給他們打好分好,讓他們先吃,我最后吃,等學生們吃好以后再給他們洗碗。”

“初中畢業后就開始留在村里當代課老師,后來自學完成了大專課程。”熊怡海說,自己只有初中學歷,但在那個年代,因為代課老師的工資不高,沒有人愿意當教師,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他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工作。

熊怡海的筆記中寫有這樣一段文字:“工作時間雖然緊湊,只要我走進教室站上講臺,看到一張張稚嫩的笑臉,一雙雙純真亮澈的眼睛,我一切的煩惱頓時煙消云散。”為幫助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他經常節衣縮食,給他們添置書本、筆等學習用品,有時甚至自掏腰包幫特困生繳納學費。遇到因家境貧寒而想輟學的學生,他總是很耐心地勸解,擺事實,講道理,告訴他們讀書的重要性,甚至還會跋山涉水地到學生家里跟家長溝通,了解家庭困難,只要是他能夠幫的忙,定會義不容辭地全力幫助。

在教學點,熊怡海最怕的是學生們生病。“20多年前,那時的鄉村醫療診室很少,交通又不便利,而且,留守在家陪伴孩子讀書的爺爺奶奶年齡普遍偏大,叫家長來教學點也起不了實質性的作用。”熊怡海說,只得自己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購買一些感冒、發燒之類的常用藥物,以便學生發熱時急用。

”熊校長對待學校的學生,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好,對像我這樣的陪讀家庭特殊照顧,不收房租、不收水電費。”學生家長張遠志感激地說。

清貧中默默堅守山村講臺

上世紀90年代,是農村青年涌向城市務工的高峰時期,而且,當時外出務工的工資收入,是代課老師工資收入的數十倍。

“在教學點當代課老師的時候,每月工資不足100元,這樣的工資,連續拿了10年左右。”熊怡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教學點執教的25年中,有10年全年的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從2005年開始才漲到每月250元。“現在好多了,每月的工資有近2000元了。”熊怡海說。

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熊怡海的大兒子在陽新某高中住讀,小兒子在排市中學住讀,兩個孩子的生活費用每月就得1000多元,他做代課教師的工資對于家庭是杯水車薪。為幫補家庭開支,其妻子只好常年在溫州打工,與他和孩子兩地分居。

獨自一人在外打工,妻子身心疲憊時,也時常對他發牢騷。但在學生和家庭中,熊怡海選擇了愧對妻兒、堅守山村教學點,將對妻兒的愧疚深埋心底,其中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只能自己體會。

“親戚朋友都勸我為家庭多想想,不要再教書了,趁早外出打工。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腦海里也多次作過斗爭。但最后,我還是選擇留下,因為我想到,如果我離開了,這些孩子誰來教?”回憶起那些年的清貧,熊怡海如是說。

2018年,是熊怡海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通過了“民轉公”考試,成為一名在編正式教師,這一年,隨著所在教學點的撤并,他來到了后山完全小學。

“目前在冊學生40多人,但多數轉到山下的學校去上課了。”熊怡海說,他們學校六個年級共18名學生,包括他一起有6名老師執教,教學任務輕了,他便與老師們一起開荒種地,以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

熊怡海妻子在自己種的菜園摘菜

“山下小學一學期的伙食費2000多元,我們只收600元。”如今已是校長的熊怡海說。他深知留在山村小學讀書的這些孩子家里都不易,于是將住校生伙食費減得不能再減。食堂經費不夠,熊怡海就打起妻子董群釵的主意,讓妻子來學校當炊事員,并動員妻子和學校教師利用空余時間開荒種地,種一些雜糧和蔬菜來貼補學校食堂,盡可能讓學生們吃好一點,讓學生家長負擔輕一點。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资源网在线看片| 欧美夫妇交换俱乐部在线观看|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资源在线|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jizz性欧美12|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正文农村老少伦小说|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视频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 天天干天天在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噜噜噜私人影院|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女人18片免费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一级片|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色大18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 69堂在线观看| 性欧美18-19性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