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年阻百萬噸流沙:內蒙古綠色屏障為黃河“減負”
圖為生態修復后的“閻王鼻子”地區,綠草茵茵。中新網記者 陳峰攝
李海兵口中的“閻王鼻子”,位于黃河“幾字彎”的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段。這個名字,源自古老的駝鹽古道。往昔,常有商隊因流沙、沙塵暴等原因墜入河中喪生,加上泥沙入河后突出部分形似鼻子,“閻王鼻子”便成了這片土地的代名詞。這里曾是阿拉善高新區內泥沙入黃最嚴重的區域,也默默見證著黃河穿沙而過的艱難。
近日,中新網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踏入此地,而此時的黃河岸旁不再是漫天黃沙,取而代之的是茵茵綠草與連片植被,曾經的“閻王鼻子”,已然蝶變為守護黃河的生態屏障。
這份改變,始于2022年開啟的烏蘭布和段(閻王鼻子)阻沙入河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團隊先是將高聳的沙丘推平,鋪設草方格固定流沙,再在草方格間栽種耐旱的喬灌木。在兩年時間里,他們精心打造出七大生態修復分區,從高立式柵欄前沿阻沙帶,到草方格與無灌溉植被結合固沙帶,再到灌溉條件下的喬灌木林帶,以及兼具固沙功能的產業經濟發展區等,層層設防,織就一張全方位的“阻沙網”。
(資料圖)圖為工人鋪設草方格沙障。阿拉善宣傳部供圖
“剛開始治理時,到處都是沙丘。風沙大的時候,人只能蹲著,不然沙子打在臉上像針扎一樣疼。夏天干活炎熱,光膀子得曬掉一層皮,新皮長出來又接著曬,又掉一層,一年至少掉兩層皮。”項目負責人宮宏斌回憶起施工的艱辛,仍感慨不已。“種樹更是難上加難,流沙里樹苗很難存活,我們只能種了死、死了再種,反復嘗試,才換來如今這滿眼的綠色。”
如今,這片區域的林草覆蓋率已升至84%以上,每年能阻攔約150萬噸流沙涌入黃河。這不僅讓區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提升了水土保持和固碳釋氧能力,更大大緩解了黃河“地上懸河”帶來的防洪、防凌壓力。與此同時,項目通過“以工代賑”吸引當地農民參與建設,讓大家在治沙中增收,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在黃河“幾字彎”的另一端,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也在為黃河“減負”全力以赴。
針對黃河一級支流“十大孔兌”——這片流沙集中輸入黃河的關鍵區域,當地構建起“四道防線”,從源頭減少輸沙量,提升水土保持率;同時大力推進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通過護岸加固、邊坡修復等舉措,切斷沙漠曼延路徑。
如今,達拉特旗庫布其沙漠治理率已達80%,林草覆蓋率達58.6%,曾經“沙進人退”的困境,早已逆轉為“人進沙退”的勝利局面。
圖為“十大孔兌”如今的生態美景。中新網記者 陳峰攝
“我就是本地人,過去這兒下點雨就發山洪,把人困住回不了家,現在到處綠茵茵的,變化太大了。”達拉特旗民眾王利軍笑著說。
這些治沙實踐,正是“三北”防護林工程的生動寫照。“三北”工程研究院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崔桂鵬介紹:“‘三北’防護林工程在我國西部、中部、東部部署了三大標志性戰役,中部地區風沙形勢嚴峻,所以主打‘防守型’生態防沙工程,核心就是通過大規模植被建設,阻擋流沙侵襲。”
他還強調:“黃河從沙漠中穿過,沙子不斷流入河中,嚴重威脅黃河的生態安全。我們在黃河兩岸開展生態建設,就是為了遏制流沙,讓‘母親河’不再負重前行,守護黃河安瀾。”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活力中國調研行)年阻百萬噸流沙:內...
沒治理前,‘閻王鼻子’的沙漠就像一座座攔路的大山。如... -
(活力中國調研行)“哪吒”降世、游戲...
《哪吒》于此處降世,游戲從這里出海——在成都高新區,6000余家造... -
文化觀察:世界遺產保護如何以“數”謀新?
數字化手段不是遺產保護的萬能鑰匙,卻能打開一扇通向更全面、更動... -
“指紋水杯”熱銷 部分產品故障頻發“...
近日,一款名為兒童指紋水杯的產品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品牌趁著開... -
9月片單來了,超百萬觀眾想看《731》
作為承接暑期檔與國慶檔的重要月份,9月影院新片看點頗多,既有《73... -
1-7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18萬億千瓦...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
- (活力中國調研行)年阻百萬噸流沙:內蒙古2025-09-04
- (活力中國調研行)“哪吒”降世、游戲“出2025-09-04
- 文化觀察:世界遺產保護如何以“數”謀新?2025-09-04
- “指紋水杯”熱銷 部分產品故障頻發“渴哭2025-09-04
- 9月片單來了,超百萬觀眾想看《731》2025-09-04
- 1-7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18萬億千瓦時2025-09-04
- 以中國擔當助力世界和平:針灸師項二磊的跨2025-09-03
- 解鎖抗衰密碼:潤致娃娃針煥活肌膚年輕活力2025-09-02
- 九三閱兵獻禮李依富:以“集成田園”重構農2025-09-02
- 達成歷史最佳8月銷量表現 長城汽車8月銷售2025-09-02
- 浙江余杭:舉行“摸魚派對” 打造鄉村避暑2025-09-02
- 千城勝景|山東棗莊:鷺舞長空繪黃河三角洲2025-09-02
- 2025年《開學第一課》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2025-09-02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丨青春力量2025-09-02
- 陜西西安:開學第一課 安全進校園2025-09-02
- 暖“新”守護 “快速門診”讓新就業群體看2025-09-02
- 河南鶴壁:開學第一課 點燃科學夢2025-09-02
- 千城百縣看中國|山東日照:“小綠果”變“2025-09-02
- 民警敏銳發現火情,十余次沖入火場,而這并2025-09-02
- 廣東潮州:老街免費涼茶“暖人心”2025-09-02
- 13路,全網點贊!2025-09-02
- 我國河湖水域岸線管理取得顯著成效2025-09-02
- 福州:民生為本 書寫城市宜居新答卷2025-09-02
- “向前”的力量:在助殘服務中活出自己的尊2025-09-02
- 暑運背后:他們在電光火石間為車身“縫縫補2025-09-02
- 江蘇溧陽:景區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2025-09-02
- 福建福州:“開學第一課” 紅色基因入心田2025-09-02
- 湖南常德:AI賦能,科創節開啟別樣新學期2025-09-02
- 湖北武漢:智能機器人為伴 喜迎“開學第一2025-09-02
- 首個全國科普月活動全面啟動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