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探索建立農村幸福院——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家門口的服務
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事關億萬農村老年人幸福生活,事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近日,記者走進山東等地,看各地怎樣探索多元化農村養老服務。
晚飯后,支起小桌,攤開棋盤,一場精彩的象棋對決開始了。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日照街道中盛幸福院里,對弈者滿臉笑意,圍觀的老人們不時喝彩,十分熱鬧。
吃得營養、住得舒心、活動豐富,這樣的老年生活,在山東農村并不少見。近年來,山東不斷增加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將其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一環,在各地探索建立“村里建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幸福院,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在村里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村里建得起——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
還未走進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黃家峪村養老服務中心的院子,耳畔就響起悠揚的二胡聲。循聲探去,活動室里,幾位老人有的拉著二胡,有的和著節拍跳舞。在養老服務中心轉一圈,小院寬敞明亮,食堂、活動室、理發室一應俱全。
“原先,這塊地是一座面粉廠,已經閑置了20多年。”黃家峪村黨支部書記黃識昌說,“2021年,我們在這里蓋了新房,建起幸福院。”
為有效提升村級養老服務質量,近年來,山東各地探索建立農村幸福院。像黃家峪村這類村集體經濟較強的村,可以利用本村閑置的廠房等進行改擴建。但各村條件不同、需求不同,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的村,怎樣找到符合實際的建設模式?
連續走訪幾個村莊,記者找到了答案。
“老鄭,5000元轉過去了,收到了吧?”最近3年,虎山鎮張家結莊村村民鄭世金每年都能接到一個電話,那是老家的村黨支部書記陳花打來的,提醒他查收房屋租金。
幾年前,鄭世金一家外出務工,搬離張家結莊村。2021年初,村里打算建幸福院,但資金并不寬裕,于是村“兩委”召開會議,決定租用一套閑置的民房,不搞大拆大建,只需進行基礎的適老化改造。
租誰的呢?經過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公開征集。
“征集公告一發,就有5戶村民報了名。我們結合租金要求,對照標準進行討論篩選,一是房屋位置要臨路,交通方便;二是要離村委近,村‘兩委’成員能就近協助服務;三是房屋質量要過關,無需大規模重建,盡可能降低建設成本。”陳花說,村“兩委”最終決定租用鄭世金一家的民房。
張家結莊村采用房屋租賃模式建幸福院,節省了建設成本,也讓村民多了額外收益。
同樣面臨著資金壓力,日照市五蓮縣仁里二村則采用了另一種模式。“我們想到了村委大院,一是面積大,可以新建房屋供老人居住;二是原先的會議室、活動室能供幸福院使用,減少資金投入。”仁里二村黨支部書記李傳超說。
“建設農村幸福院,要秉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通過創新建設模式,擴大幸福院普及面,才能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家門口的服務。”山東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宋坤說。
老人用得上——
飯菜可口、就醫便利
為推進養老服務升級,青島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將全市農村幸福院升級為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引入專業服務平臺,統一交由大型養老機構托管運營,推動專業服務輻射村居。
今年春天,家住青島平度市新河鎮順河社區的顧華由于忙不過來,將家中80多歲、腿腳不便的父母送到了村里的新河福壽源養老服務中心,請他們暫住一陣。
走進這家養老服務中心,樓道敞亮、空氣清新,綠植和排椅間隔擺放;房間設施齊全,配有電視、獨立衛生間、智能呼叫系統等;在一樓,還有一個特別的用餐“一元區”。
“去年4月以來,市里出臺了助餐補貼政策。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天補貼4元,個人每天僅交1元,就能吃到營養可口的飯菜。”新河鎮副鎮長孫鑫介紹,為滿足農村老年人就醫需求,新河福壽源養老服務中心開設診所、保健室、護理室,為老年人提供醫養健康等服務。
顧華的父母本來只計劃在中心住幾個月,但住了一段時間后,他們想要長住下去。“看到父母身體健康、精神足,我就放心了。”顧華說。
近兩年,山東各地發展農村“幸福院+N”模式,整合力量、鏈接資源,提供助餐、問診、護理等豐富的養老服務。面向居家養老人員、特困老人,一些地方將幸福院委托給專業服務機構運營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助潔、助餐、助醫、助急、助浴等服務送至老人家中。各地幸福院服務呈現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趨勢。
服務可持續——
多元籌資、多方參與
2021年,五蓮縣紅泥崖村幸福院開始運營,可沒過多久,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就犯了愁:“吃飯的老人有80多名,如果肉和菜都靠購買,每個月除了政府補貼還至少得花費4000元。”
想把幸福院持續辦下去,資金保障是關鍵。在山東,有的農村幸福院委托給大型機構運營后,機構可以通過社會化服務、政府補貼等方式實現盈利;像紅泥崖村這類靠村集體自己運營的怎么辦?
山東挖掘利用各方資源,探索“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元籌資模式。對符合相關條件的農村幸福院,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在集體經濟較好的地方,由村集體出資維持日常運營管理;在縣鄉財政不富裕、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的地方,通過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等渠道籌集資金,同時鼓勵創新探索低成本運營措施。
紅泥崖村就嘗試了“小菜園”工程。張守英注意到,村里幸福院后面有一片閑置用地,“能不能把這塊地改成小菜園,村里出種、出苗,產出的蔬菜專供幸福院?”于是,她領著大伙用摻了肥料的土把這塊地墊了起來,組織會種菜、愛種菜的老年人和本村黨員一起種蔬菜。
“13畝地,一個夏季,就能產出蕓豆、茄子、黃瓜等蔬菜近5000斤,一年至少能為我們省下一半的食材成本,大大減輕了采購費用壓力。”張守英說。
除了資金問題,許多幸福院還面臨著人手緊缺情況。為了破解農村養老服務人員欠缺的難題,山東省出臺相關方案,提出按需開發一批鄉村公共服務、老年助餐等養老服務崗位。一些地方開始探索黨員干部帶頭、社會組織發動、熱心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互助”路子。
同時,為保障幸福院的服務質量,多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搭建智慧養老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平臺與市場監管等部門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對幸福院全方位監管;針對居家養老的群體,我們通過遠程網絡等設施,監督服務質量。”宋坤介紹。
“山東省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口數量有1000多萬,比城市老齡化率高,未來農村養老任務依然艱巨。”宋坤表示,下一步,山東省將持續將養老資源向農村傾斜,著眼于服務的普惠性、可持續,立足實際、因村制宜,創新農村幸福院運行模式,讓更多農村老年人養老不離村、幸福享晚年。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山東探索建立農村幸福院——讓更多老年...
 編者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補齊農村養老... -
電子門鎖靠譜嗎?怎么選
近年來,電子門鎖不斷推陳出新,提高了生活便捷度,成為眾多消費者... -
儀征召開“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
近日,儀征市召開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到手回頭看布置會,儀... -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暢通用地審批綠色通...
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聚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堅持項... -
釋放農民消費潛力!多地給予購房補貼支...
釋放農民消費潛力、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再次成為全國多地推動樓市發展... -
句容:落實生態保護、耕地保護的責任 ...
今年以來,句容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措并舉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
- 山東探索建立農村幸福院——讓更多老年人享2024-11-01
- 電子門鎖靠譜嗎?怎么選2024-11-01
- 奧田集成灶90A1以舊換新,輕松升級廚房體驗2024-10-31
- 【搜索見義勇為 點贊時代英雄】 信天游:2024-10-31
- 立達信閃耀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引領2024-10-30
- 一加 13 將于明日正式發布,年度全能旗艦2024-10-30
- “教育+人工智能”讓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成為2024-10-28
- 上海黃浦區發布人才服務十大項目2024-10-28
- 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 將支持100支創新團隊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安徽師范大學團隊為高效除草提供2024-10-28
- 南華大學成立科技進步與安全研究院2024-10-28
- 高校學科調整,如何越調越優?2024-10-28
- 研究生教育,走向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2024-10-28
- 香港教大舉辦系列分享會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2024-10-28
- 專家學者共議中國語文現代化創新發展2024-10-28
- 部分高校撤銷藝術類專業 “大洗牌”透露什2024-10-28
- 北京教育考試院:未來兩年北京高考語文考試2024-10-28
- 北京教育考試院:未來兩年北京高考語文考試2024-10-28
- 鄉村學校“電腦不能用”非偶發問題2024-10-28
- 西藏阿里:防火安全教育進校園2024-10-28
- 深觀察|博士擴招是高等教育之需,也是國家2024-10-28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齊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國2024-10-28
- 2025考研報名本月28日結束 考生還需關注這些2024-10-28
- 教師的心理壓力,誰來紓解?2024-10-28
- 中新教育丨如何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2024-10-28
- 廣西培養高素質自然資源人才 200多名選手2024-10-28
- 華東政法大學普通法學術中心打造滬港法律服2024-10-28
- “陽明學堂”在貴州中華文化學院正式掛牌2024-10-28
- 選課“紅黑榜”:成也合格率,敗也合格率2024-10-28
- 明年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應用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