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多項技術為航天員照亮歸途_世界快資訊

2022-12-10 19:15:0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毅

傘花在空中綻放,牽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緩緩下落。日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神舟十四號乘組返回是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任務,也是載人飛船首次在冬季夜間返回東風著陸場。相較此前任務,低溫與暗夜是本次任務的兩大挑戰。面對考驗,我國科研團隊創新多項技術方法,為神舟十四號乘組順利回家保駕護航。


(資料圖片)

層層牽引,織密通信測控網

從返回艙變速進入返回軌道到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從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到安全著陸……返回的每一步,離不開層層牽引,護航歸途。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中國電科在海陸空天布設密不透風的航天測控通信網,提供全鏈路穩定跟蹤測量的雷達“智慧眼”,研發精準定位確?!芭撀錂C臨”的系列定向“順風耳”等電子信息系統和裝備,為飛船安全返航照亮歸途,確保快速精準發現目標,圓滿完成返回搜救任務。

在返回艙變軌、與推進艙分離、進入大氣層、安全著陸等階段,都需要測控系統通過遙測、外測來接收和發送指令,觀測分析飛行器位置、速度、姿態。“在主著陸場,我們布設了衛星通信固定站、車載站、便攜站等衛通系統,保障調度指令、數據傳輸和圖像傳輸的實時性、穩定性和清晰度。”中國電科網通院衛星通信系統總設計師李曉芳告訴記者,在新建和升級后的系統中,研制的大功率功放和高速調制解調器,大大提升衛星通信傳輸能力,傳輸容量提升5至10倍。

據了解,最新研制的回收區北斗態勢系統,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定位和短報文功能,構建了指揮中心、前方指揮、搜索平臺三位一體的指揮體系,大幅提升返回艙搜索效率,縮短回收時間。

雷達跟測,做精準返航的“燈塔”

“酒泉雷達跟蹤正?!薄拔寄侠走_跟蹤正常”“太原雷達跟蹤正?!薄刂裰凼奶枴盎丶衣贰?,中國電科部署多型測控雷達,通過精準的坐標測量和精細的成像處理,擔負返回區首點截獲、黑障區連續跟蹤等任務。

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會有“黑障效應”,將隔絕返回器與地面測控站之間的通信聯絡。為此,中國電科自主研制的測量雷達創新采用智能化鞘套判別、復雜波形設計等目標探測跟蹤技術,持續開展跟蹤測量,緊盯黑障區“隱身”的返回艙,防止其偏離預定著陸區域,像“燈塔”一樣確保返回艙精準返航。

黑暗和極寒雙重挑戰,對定向搜救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著陸回收階段,“發現243信號”“243信號跟蹤正?!钡汝P鍵節點信息指令響徹北京飛控中心指控大廳,這是中國電科自主研發的定向儀系列產品,其構建的近、中、遠程搭配,海、陸、空協同的立體化搜索定向網絡在不斷發揮作用。

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任務團隊負責人宋磊介紹,本次任務中,科研團隊強化天空地一體化搜索引導體系建設,最新研制的航天員通話電臺,在著陸場與測控系統間實現無縫銜接,首次將艙內航天員呼叫話音“延伸”至北京飛控中心。

“我們還研制了直升機前艙搜索引導系統,不僅能針對著陸場現場的多源搜救信息進行深度融合、智能決策,還能與北京指控大廳落點預報數據精準同步,幫助搜索直升機在上千公里之外就能提前預知返回艙的運行軌跡,為搜索任務爭取了寶貴‘提前量’?!彼卫谡f。

全面護航,保障航天員的工作生活

除了照亮歸途,近半年來,中國電科也持續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全面保障航天員的工作生活。

今年6月5日,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中國航天員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向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過程中,中國電科研制的激光雷達多方位、大范圍接收光信號,實時提供飛船與空間站的相對位置信息。交會對接的精準“慧眼”,則有賴于中國電科突破了大動態、高精度、多參數實時測量等難題,實現了新掃描體制、多目標切換和多目標識別等功能。

航天員與地面如何實時通話?“我們專門研制了天地衛星通信系統,在天地之間打造了一條高效、穩定的通信傳輸‘天路’。”李曉芳介紹,在“太空授課”過程中,空間站、天鏈中繼衛星和地面站的通信系統共同參與,織就了立體通信測控網,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衛星通信系統實現從引進設備集成到全部自主創新,信息傳輸速率提升40倍,由之前的2小時縮短至3分鐘。

在實施出艙活動期間,機械臂分系統全程配合航天員開展出艙活動,中國電科為機械臂配套了關節運動驅動組件及高精度位置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關鍵設備,助力航天員靈活操縱。

據中國電科15所相關項目負責人劉蕾介紹:“我們還配備了三維綜合立體顯示系統,采用三維孿生技術,以真實數據驅動場景中航天器運動,實現空間站任務真實運行場景與數字平臺同步虛實數字孿生,實時展示空間站全貌,并展現機械臂艙外運動、艙體在軌飛行、航天員出艙動作等真實效果?!?/p>

中國電科還為航天員配套了壓力傳感器等產品,實現對艙內環境、食物、航天員生理指標等的精確檢測。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9日11版)

關鍵詞: 載人飛船 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系統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视频| 国产在线播放网址|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天天久久综合网站|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在线观看国产wwwa级羞羞视频| 一级毛片完整版|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www.五月天婷婷| 巨大挺进她的花茎| 一道本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