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土壤磁性強之謎揭開
月球上的磁性礦物就像記錄月球演化的“日記本”,保存了月球磁場演化、隕石撞擊、太空風化等地質事件的痕跡。不過,月球環境非常特殊,沒有空氣、極其干燥、還原性強。“這使得在地球上常見的磁鐵礦等磁性礦物,在月球上幾乎找不到。”論文共同作者、南京大學龔政博士說。
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大、最古老的撞擊遺跡。這個區域本身磁場信號非常微弱。然而,嫦娥六號從該盆地帶回來的月壤卻表現出極強的磁性,它的磁化程度遠超之前所有從月球正面采集的樣品,其飽和磁化強度更是創下了所有返回月球樣品的最高紀錄。李金華說:“這一月殼磁場弱、月壤磁性強的矛盾現象,成了科學家們要揭開的關鍵謎題。”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動用多種尖端顯微分析手段,發現嫦娥六號月壤中有兩類來源各異的載磁顆粒,并且至少還存在3種“二次改造”后形成的金屬鐵顆粒。載磁顆粒的來源及理化性質,決定了它們在月壤中留下不同的磁記錄及穩定性。根據嫦娥六號著陸區月殼磁場弱,卻含大量磁性較強的載磁礦物,研究人員進一步推測,南極-艾特肯盆地北緣磁場強,可能是因為那里堆積了更厚的、含高磁化率外源金屬的濺射物。
“這項研究不僅有助于解釋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磁性之謎,也為將來研究小行星、火星等其他天體樣品中的磁性礦物及磁場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說,這對我們理解月球磁場歷史以及月球表面改造過程非常重要。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土壤磁性強之謎揭開
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基于嫦娥六號月壤... -
擁抱變化,讓AI創造就業增量
又是一年畢業季,人工智能(AI)相關人才成為就業市場的香餑餑。在... -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亮相世界高鐵大會
記者從7月8日至10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了解到,由中... -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亮相世界高鐵大會
記者從7月8日至10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了解到,由中... -
二手回收火熱 部分不合規產品流向非法...
 6月28日起,民航局全面執行充電寶新規:凡無3C標識、標識不清... -
把好線上購藥安全關
 線上藥品銷售作為互聯網醫療的重要環節,為患者帶來了便利。...
- 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土壤磁性強之謎揭開2025-07-17
- 擁抱變化,讓AI創造就業增量2025-07-17
-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亮相世界高鐵大會2025-07-17
- 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亮相世界高鐵大會2025-07-17
- 二手回收火熱 部分不合規產品流向非法小作2025-07-17
- 把好線上購藥安全關2025-07-17
- 智慧養老產品如何“叫好又叫座”2025-07-17
- 腦機接口,從“解碼語言”到更多可能2025-07-17
- “星際訪客”又來了2025-07-17
- 人工智能時代統計學將綻放異彩2025-07-17
- AI制造“替身”,人類如何看待生命?2025-07-17
- 推進低空經濟發展需技術與政策雙輪驅動2025-07-17
- 業內熱議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落地2025-07-17
- 平臺企業送外賣是“大材小用”嗎?2025-07-17
- 三問“太空快遞員”新差事2025-07-17
- AI輔助去核提升犬科動物克隆效率2025-07-17
- 上半年銀發群體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2025-07-17
- 充電設施升級破解“里程焦慮”2025-07-17
- 交通運輸業向新提速2025-07-17
- 鏈博會揭示全球供應鏈合作新趨勢2025-07-17
- AI+5G,提升百姓穿衣體驗2025-07-17
- 遠古魚龍帶來跨越億年的降噪智慧2025-07-17
- 國內首個低空飛行器風洞啟用2025-07-17
- “中國天眼”看清極高速星際云內結構細節2025-07-17
- 優哩哩(YULILY)合規性解讀,打造全球短視2025-07-16
- 優哩哩(YULILY):合法合規的短視頻跨境電2025-07-14
- 縫合技術缺陷:醫生手法如何影響疤痕形成2025-07-13
- 夏天洗冷水澡,更容易降溫嗎?丨中新真探2025-07-10
- 夏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更涼快?(不是白色)2025-07-10
- 港中大研發新型病毒納米纖維技術 可精準消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