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壓倒了雷丁汽車? 環球要聞
小年夜,不為人所熟知的“雷丁汽車”和距離青島市150公里的“濰坊市昌樂縣”沖上熱搜。究其原因,雷丁汽車在微信、微博官方公眾號上突然發布的一封《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濰坊市昌樂縣現任縣委書記王驍“一把手霸權”》引發關注。1月15日,熱搜上#官方調查雷丁汽車舉報縣委書記#的話題依然在榜,但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雷丁汽車在所有社交平臺官方賬號上發布的相關內容均已刪除。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已成立相關調查組介入調查,孰是孰非需等待最終結果公布。但李國欣“孵化”的雷丁汽車,此前通過收購、建廠等方式向新能源造車的激進轉型,持續的高投入也讓其承受著不小的資金壓力。面對一眾新造車玩家,相比“蔚小理”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成績,雷丁汽車想要獲得資本市場關注并非易事,舉報信背后的雷丁汽車生存環境也并不樂觀。
(資料圖片)
創始人“下場”舉報
雷丁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官方微博先后發布的舉報信中,李國欣稱,王驍為彰顯個人政績,讓經濟運行的成績單更好看,以求獲得提拔重用,自2022年3月起逼迫雷丁等當地大企業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和銷售產值數百億元。2022年,雷丁汽車集團在當地共上報工業和銷售產值67.28億元,但財務數據顯示企業實際數據為20.45億元,按照王驍要求累計多虛報了46.83億元。“地方政府決定企業生存。”李國欣表示,在權衡利弊后萬般無奈只能按照要求上報數據。
不僅虛假上報數據,李國欣在舉報信中提到,2022年7月由昌樂縣政府擔保用于收購野馬汽車的貸款陸續到期后王驍卻不給雷丁汽車續貨,在企業迫切需要貸款續貨解決方案的時候,始終不見面、不理睬、不發話,與企業完全隔離。昌樂政府的這一舉動也帶來資本市場和上下游的連鎖反應,目前雷丁企業已處于停工停產的狀態。在得知企業的相關情況后濰坊市也派了工作組來昌樂協調解決問題,但依然無果。此外,李國欣稱:“雷丁汽車尋求外部資本的投資,得到32億元融資支持,但昌樂縣政府一直不愿為雷丁提供抵押物續貨支持,極大影響了投資機構的信心,融資的資金并沒有按照約定如期到位。”
舉報信一經發出,迅速引發熱議。一部分網友開始猜測:“創始人實名舉報,這是真的嗎?這是把企業逼急了吧,坐等官方調查。”另一波網友則表示:“有問題就查問題,但保持懷疑,政府為什么要替企業擔保!”
隨后,“濰坊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省市聯合調查組對雷丁汽車集團實名舉報一事展開調查》稱:“針對雷丁汽車集團創始人實名舉報濰坊市昌樂縣委主要負責人一事,山東省已成立省市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駐昌樂縣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依法依規處理。”
1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雷丁汽車所有官方社交平臺上發布的相關內容已刪除。針對該事件進展,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雷丁汽車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押風口搏出路
雖然在李國欣的舉報信中,雷丁汽車正不斷發展壯大,也實現了公司轉型升級,但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雷丁汽車也面臨著不小壓力。
據了解,雷丁汽車成立于2008年,為低速電動車頭部企業。雷丁汽車前身為以電動自行車起家的濰坊比德文電動車有限公司。彼時,2001年,電動自行車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李國欣趁著風口期迅速占領市場。2008年,李國欣表示:“電動汽車是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隨后,雷丁品牌應運而生。而趁著老年代步車市場爆發的紅利,雷丁汽車銷量一路上漲。2016-2018年,雷丁電動車銷量分別為15萬輛、21萬輛和28.7萬輛,成為該市場頭部企業。
不過,2018年11月,國家六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低速電動車清理整頓工作,明確指出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加強低速電動車規范管理。對此,李國欣再次轉型,將目標鎖定為新能源汽車。
為了能順利進入造車領域,2018年4月雷丁汽車收購陜西秦星汽車,獲得新能源商用車和特種車生產資質,并在咸陽建立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2019年1月,雷丁汽車又耗資14.5億元收購川汽野馬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燃油乘用車和客車的生產資質。兩次收購,成功幫助雷丁汽車解決造車資質問題。
除造車資質外,李國欣在舉報信中也提到,雷丁汽車在昌樂新建野馬汽車的濰坊分公司,規劃并建立年產6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工廠。有報道稱,早在2015年6月,李國欣對于未來發展便有規劃,未來將通過三大品牌——比德文、雷丁、寶路達,建構品牌三角形,滿足目標市場高中低人群的需求。
2021年4月,雷丁汽車發布的“芒果”為雷丁汽車的轉折點,這款A00級新能源車型的初始售價區間為2.98萬-5.49萬元,曾創下單月6056輛的銷量紀錄,2021年取得3萬輛訂單的成績。
銷量下滑“等米下鍋”
從雷丁汽車規劃上看,李國欣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抱有極大信心,不過想要突圍卻并不容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通過收購、建廠等方式入局新能源造車領域,這意味著雷丁汽車前期便承擔著較大的資金投入,這意味著投產后的產品需要有較強的產品力和穩定的銷量表現,才能吸引資本市場關注。
事實上,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除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外,傳統車企、跨國車企紛紛入局爭搶市場份額,相比“蔚小理”等車企超10萬輛的年銷量、百億元的營收成績,去年雷丁20億元的營收并不算理想。
同時,在芒果車型上市后,也被網友詬病稱:“又出微型電動車,雷丁汽車還是在做老本行”。雖然2021年收獲3萬張訂單,但相比年銷達40萬輛的五菱宏光MINI,雷丁汽車與競爭對手相去甚遠。有消息稱,即便銷量已產生規模化效應,但造車成本也讓五菱宏光MINI承擔著不小的利潤壓力。去年,在成本壓力下,長城汽車歐拉品牌旗下黑貓和白貓車型也曾被曝出停止接單的消息。
此外,曾經布局低端電動車市場的哪吒、領跑等車企也逐漸上攻中高端車型市場。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造車新勢力車企在尋求規模化交付的同時,推出中高端車型也能為車企盈利提供更多可能性,這對于資本市場也會產生一定吸引力。”
前期高額的成本投入,后期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存在一定差距,在外界看來,雷丁汽車想要吸引資本市場“輸血”,需要更多如技術、科技、產品等“新故事”。
根據規劃,今年起雷丁汽車將推出一系列新車型,其中包括1人、2人、3/4人出行的轎車、SUV、MPV及跑車等,并提供敞篷版、五座版等個性化產品。不過,目前雷丁汽車正“等米下鍋”,這或許也是資本市場對其產生觀望態度的原因之一。此外,有報道稱,從去年12月起,雷丁便出現拖延經銷商貨款的情況。有雷丁汽車經銷商表示:“大約在2022年5月工廠就已經停止交付,但目前門店仍在正常營業,只是沒有車一直沒有簽單。”一份網上傳出的《雷丁拖欠全國經銷商車款統計》表格則顯示,登記的30余位經銷商累積欠款超過2000萬元。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
相關閱讀
-
誰壓倒了雷丁汽車? 環球要聞
雷丁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官方微博先后發布的舉報信中,李國欣稱,王驍... -
「燃擎試睡員」A8L HSpace太陽灣柏悅酒...
燃擎試睡員,每期一段燃擎的座駕故事,外加一篇獨特的試睡體驗 ... -
每日速讀!爆單!訂單排到2026年,也要等...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受益于汽車出口量大增,汽車運輸船成為我國... -
鵝掌風癥狀_鵝掌風 天天精選
1、鵝掌風(goose-skinedpalm),發生于手掌面的癬菌感染性皮膚病。2... -
相冊名稱大全專屬自己_相冊名稱非主流
1、1 Trivelto___2 _永遠、家人。2、3 校園)ㄣ回憶4 _閃閃、閃... -
天天播報:紙鎮字幕_紙鎮是什么
1、紙鎮,也叫鎮紙。2、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現今常見的多...
- 誰壓倒了雷丁汽車? 環球要聞2023-01-15
- 「燃擎試睡員」A8L HSpace太陽灣柏悅酒店2023-01-15
- 每日速讀!爆單!訂單排到2026年,也要等!2023-01-15
- 速讀:劇團回應“冒雪演出2小時臺下只有一2023-01-15
- 全球快消息!春節檔預售票房破億,《無名》2023-01-15
- 全省首家農業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獲批2023-01-15
- 春節檔的第一張電影票,給它!2023-01-15
- 湖北省政協委員潘曉潔:民主監督為漢江生態2023-01-15
- 聞雪即動!湖北交通高速路政連夜奮戰疏堵保2023-01-15
- 打年貨、逛市集、游廟會 最地道的“年味江2023-01-15
- 以雪為令!武漢城管晝夜不停保暢通 今日觀2023-01-15
- 從“源頭”到“龍頭” 武水集團全力保障市2023-01-15
- 武漢地鐵站AED又救一人!男子無呼吸心跳無2023-01-15
- 武漢地鐵萬余人保障生產安全_天天新資訊2023-01-15
- 微頭條丨極目快評|一對新人被扣兩盆麩子妝2023-01-15
- 每日速讀!尼泊爾客機墜毀遇難人數升至68人2023-01-15
- 鵝掌風癥狀_鵝掌風 天天精選2023-01-15
- 相冊名稱大全專屬自己_相冊名稱非主流2023-01-15
- 徽州民宿新玩法|民宿滿年味兒 相約“in”2023-01-15
- 市民推送朋友圈 點贊武漢公交“暖心雨傘線2023-01-15
- 信息:東西湖梧桐雨體育中心全面完工 在2023-01-15
- 世界簡訊:力保“不封路、少限行” 湖北2023-01-15
- 風雪中 武漢公安堅守崗位護平安|每日焦點2023-01-15
- 不識字也能考駕照?駕校:有專人培訓理論考2023-01-15
- 中國光谷大步邁向“世界光谷”-世界熱點評2023-01-15
- 觀點:湖北天更藍、水更清、土壤更安全2023-01-15
- 村鎮直購四海直達,新春年貨的家鄉味變得更2023-01-15
- 俄方禁止一批英國高官入境,包括外交大臣和2023-01-15
- 環球新資訊:尼泊爾空難后續:客機在空中時2023-01-15
- 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 300個以上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