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力新能即將赴港上市 “零碳征程”邁向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變革備受世界矚目。2024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領跑全球市場。作為核心零部件之一,動力電池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息息相關。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建成全鏈條、完備高效的產業體系,向全球供應了70%的電池材料、60%的動力電池,搭載“中國造”動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駛向全球。同時,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也為低空經濟、儲能等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站在時代與變革的風口上,動力電池產業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活力,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相關產業鏈企業IPO進度加速。今年3月25日,一家專注于動力電池產品和儲能電池產品的企業——正力新能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并于4月初開啟IPO招股。
4月3日,正力新能在港交所公告,擬發售約1.22億股,其中香港發售1215.24萬股,國際發售1.09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發售價每股8.27港元,招募日期4月3日至4月9日,并計劃于4月14日正式上市。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主要專注于動力電池產品、儲能電池產品及航空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該公司提供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系統的一體化方案,致力于拓展電化學產品在陸??栈ヂ?LISA)下的大規模應用。
據了解,正力新能目前已開發多款三元、磷酸鐵鋰電池產品,擁有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多家主要客戶。在中期來看,企業正在不斷優化磷酸錳鐵鋰、鈉離子電池、半固態產品技術。同時,企業也十分注重未來發展,積極布局全固態電池技術。今年1月27日,正力新能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兩個月后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開啟招股,在資本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堅守初心與深度耕耘
作為一家擁有汽車零部件背景的動力電池公司,正力新能特色鮮明。
據招股書披露,正力新能董事長曹芳、董事兼總經理陳繼程都曾在汽車產業鏈企業擔任高層職務。他們見證并深度參與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與騰飛,也洞察趨勢,布局未來,從燃油車產業鏈跨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立正力新能。
秉承使命擔當,投身新能源產業,助力我國新能源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這是正力新能創立的初心,也是“零碳征程”的起點。
陳繼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正力新能所帶有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基因,有助于企業與汽車主機廠深度協同,建立高效的供應鏈關系,攜手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公司選擇在動力電池這一專業領域高度聚焦,深度耕耘。通過堅持創新與快速改變,來適應一日千里的市場變化速度,來適配汽車主機廠不斷進化的需求。”陳繼程說。
他表示,作為一家動力電池企業,不僅要完善質量控制體系,保證產品質量穩定,還要對客戶訂單生產與交付的不確定性進行預測管理等。這些來源于汽車零部件領域的經驗,助力正力新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動力電池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此外,陳繼程還提到,在開創正力新能前,公司創始人投資了新中源豐田,基于HEV的良好合作基礎,正力新能與豐田從此開展了面向新能源汽車的更深入、更廣泛的合作,新中源豐田也在2023年底正式成為正力新能的合營企業。
走好創新與發展之路
近年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呈現“頭部穩固、新興崛起”格局,而中國企業表現尤為突出。未來,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全球化布局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基于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的前瞻,以及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的積累與信心,正力新能作堅持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滿足持續變化的市場需求。
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材料類型結構發生變化,新體系、新技術加速升級,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加快提升,市場份額接近75%。
動力電池產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作為動力電池領域的“后來者”,正力新能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在技術路線尚不明朗的階段,靈活布局,根據市場態勢及時轉型。同時,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正力新能與汽車主機廠深度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自創立以來,正力新能潛心研發創新,建設精益生產、柔性制造的新一代軟件定義電芯工廠,打造滿足應用場景需求的可升級、可迭代、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優質產能。數據顯示,正力新能在研發投入方面不斷加碼。2021年至2024年,企業研發開支分別為2.21億元、3.29億元、4.24億元和5.56億元。為了實現可持續創新,正力新能采用“5-3-1”研發策略,即5年研究未來電池材料體系、3年搭建技術平臺、1年開發量產電池產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8月31日,正力新能的研發團隊全職雇員人數超過1061人,其中約27.4%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截至同日,公司提交3226項專利申請及已獲授2026項專利(其中307項為發明專利)。人才隊伍建設與創新投入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23年,正力新能新一代25GWh軟件定義電芯工廠投產,產線對客戶響應時間整體縮短50%,工時效率提升33%;制造運營管理系統支持天量數據的毫秒級響應,TPS達3100以上。實現了從研發端起始的9大模塊、50道工序、3000多項過程參數監控數據覆蓋全域共享、精準運營、大數據驅動,擁有能夠跨體系多品種快速產線切換能力和柔性生產能力,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同時,正力新能還建立起了具有前瞻性的“LISA-321”應用場景產品+研發戰略體系:“LISA”代表陸地(Land)、海洋(Sea)、天空(Air)電動化應用場景的全覆蓋,“321”則代表圍繞3種化學體系,2種電芯形態,1種新型“可更芯”電池包系統展開的研發戰略。
在火熱的低空經濟領域正力新能亦有布局。此前,正力新能研發了同時滿足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倍率、快充“三高一快”四大性能要求的高鎳半固態鋰離子電池,也成為首家獲得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動力電池企業。
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綠色產業生機勃勃,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穩健。2025年前兩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綠色產品的產量分別增長47.7%、35.4%、51.5%。
在行業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下,正力新能也在加快發展的步伐。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的營收分別為14.99億元、32.90億元、41.62億元和51.3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0.7%。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計算,正力新能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九。從2022年排名第12位,到2023年排名第10位,再到2024年排名第9,從排名中不難看出正力新能持續提升的市場競爭力。
作為正力新能的客戶,零跑、廣汽、上汽通用等車企過去一年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大幅增長,而它們也帶來了更多動力電池的訂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正力新能對零跑汽車核心BEV 車型的銷售滲透率以及對上汽通用核心PHEV產品GL8陸尊PHEV滲透率超50%。與此同時,正力新能還成為了廣汽豐田首款搭載高階智駕的純電SUV車型鉑智3X的首發電池供應商,是為數不多的進入豐田體系純電新能源車型的電池合作伙伴。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拉動下,通過成本控制和提升效率,正力新能在2024年凈利潤為9101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
從產業發展走勢來看,不斷攀升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及低空經濟、儲能行業的火熱,都為動力電池行業未來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行業也面臨著競爭的壓力,市場格局呈現出頭部企業愈發集中的態勢。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企業所處的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激烈且集中,2024年十大制造商占總裝機量的95.3%。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資料,按2024年的裝機容量計,正力新能于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中占有1.8%的市場份額。
據介紹,本次IPO企業募集資金的80%將主要用于產能擴張及建設智能制造設施及柔性生產線。約10%將用于各項研發活動。正力新能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正力新能電芯產品的設計總產能為25.5GWh,預計到2025年年底增加至35.5GWh,到2026年年底將增至50.5GWh。
唯有堅持創新驅動,把握發展契機,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為了推動我國動力電池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包括正力新能在內的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仍需繼續攜手共進,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正力新能即將赴港上市 “零碳征程”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發展... -
東風公司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與汽車業務前...
秉持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東風公司積極支持控股上市公司... -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官宣:2025年推39款混動產品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暨開源計劃發布會在安徽蕪湖順利召開?;顒右灾袊?.. -
零跑B10正式上市:續航600km 售價9.98萬-12.98萬
零跑汽車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車型——零跑B10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 -
一季度開門紅!北汽集團一季度銷量同比增6%
 日前,北汽集團公布了一季度成績單。今年1-3月,北汽集團實現... -
“油電同智 全球同行” 奇瑞汽車智能...
3月18日,奇瑞汽車智能化戰略發布會在安徽蕪湖舉行。活動聚焦油電同...
- 正力新能即將赴港上市 “零碳征程”邁向發2025-04-12
- 東風公司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與汽車業務前景 2025-04-12
-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官宣:2025年推39款混動產品2025-04-12
- 零跑B10正式上市:續航600km 售價9.98萬-12.98萬2025-04-12
- 一季度開門紅!北汽集團一季度銷量同比增6%2025-04-12
- 公募基金披露2024年經營“成績單” 資產規2025-04-12
- 大家人壽為老年群體提供長期穩定的醫療保障2025-04-12
- 壯大耐心資本 多地探索國資創投容錯機制2025-04-12
- 中央匯金再次增持ETF2025-04-12
- 逾兩百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銀”增持回購2025-04-12
- 多部門積極表態 穩股市舉措密集出臺2025-04-12
-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活水 精準滴灌小微企業2025-04-12
- 大資金主攻龍頭寬基ETF 風險偏好進一步修復2025-04-12
- 各路資金持續流入 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增強2025-04-12
- 新“國九條”實施一周年:資本市場生態持續2025-04-12
- 積極擔當“耐心資本” 平安人壽支持實體經2025-04-12
- 多品牌戰略再升級 安踏集團宣布收購德國狼2025-04-12
- 高校團隊在介電儲能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2025-04-12
- 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2025-04-12
- 金價為何坐上“過山車”2025-04-12
- 外資金融機構紛紛看好中國市場 全球投資者2025-04-12
- 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首個20萬噸級2025-04-12
- 福建漳州成立低空技術校企合作聯盟2025-04-12
- 上海多舉措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2025-04-12
- 消博會“黑科技”提前看:海南“車路云一體2025-04-12
- 第五屆消博會開幕在即 中外展商緊抓“消博2025-04-12
- 財政部:加強產權交易機構開展金融機構國有2025-04-12
- 上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1.2萬家2025-04-12
- A股本周“四連漲” 半導體板塊周五走強2025-04-12
- 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協議在深圳簽署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