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的骨骼竟然也怕冷? 冬季如何科學養骨,專家為你劃重點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周珊 尹茜
(相關資料圖)
冬天濕冷,在江城不少醫院的骨科診室里,“老寒腿”、頸椎病等發作的人占了多數。
堅硬的骨骼支撐著整個身體,保護著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卻最怕這濕冷的襲擊。冬天是一年中各種骨關節病最高發的時節,卻也是養骨的黃金期。冬季如何科學養骨,12月14日,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江城骨科專家。
夜晚打球時未做好保暖
男子膝蓋疼得走不了路
42歲的張先生(化姓)是一名運動達人,尤其熱愛健身和打籃球,步入不惑之年后,他更加重視強身健體,除了健身運動加碼,每周四晚他都要相約友人進行一場籃球賽,不管是狂風大作還是陰雨綿綿、寒冬徹骨,這一習慣堅持了兩年。直到上周五晨起時,他感覺膝蓋疼痛,嚴重影響正常行走,才趕緊來到附近的長江航運總醫院骨科門診就診。
經完善檢查排除急性外傷等可能性后,詳細了解張先生的病史、患病經過及平素運動習慣,接診專家喻忠斌副主任醫師認為,張先生出現的急性疼痛發作和行為受限與其打球時運動量大、穿著清涼,打晚球后也沒有及時穿長褲保暖有關。
喻忠斌解釋,患者平素運動量大,本就有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且運動過程中韌帶、肌腱、肌肉等軟組織已出現輕微損傷或勞損,半月板、交叉韌帶等結構也有輕微損傷。在運動過程中由于血液循環比較快,癥狀可能不明顯;但在運動后休息時,血液循環會下降,這時就會導致炎癥產生,其它代謝產物逐漸堆積增多,形成對周圍末梢神經的炎性刺激,進而引發膝關節疼痛。尤其是患者的膝關節長期受涼的情況下,會導致血管進一步收縮,隨著代謝產物堆積增多,才出現了目前的膝關節僵硬、劇痛,關節屈伸受限,影響行走功能等不適。
所幸病因及時明確,經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等對癥治療后,第二天張先生的關節疼痛不適便消失,恢復正常行走。
入冬后因怕冷少有活動 婆婆關節僵硬起不了床
82歲的汪婆婆性格要強,一直堅持在農村獨居。直到前不久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僵硬,起不了床,才不得不跟武漢的子女打電話。子女接到電話后,趕緊將她送往長江航運總醫院就診。
檢查發現,老人除了骨質疏松及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常規老年病外,并未發現其他異常。經詳細追問患病經過,接診的喻忠斌副主任醫師了解到,汪婆婆的住宅坐南朝北,夏熱冬寒、陰暗潮濕,入冬后因怕冷,老人整天窩在被子里,鮮少活動。喻忠斌判斷,老人的病癥與其居住環境及入冬后的運動習慣有關。
喻忠斌表示,骨關節炎發病率本就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寒冷的天氣、潮濕的環境更容易引起四肢血管收縮,血供減少。許多關節炎患者尤其是像汪婆婆這樣的高齡老人,在寒冷的冬季常常因為怕冷、怕摔而拒絕活動,這才造成關節部位出現粘著感,引起肌肉疼痛、炎癥,甚至行動受限。
在醫生及家屬的共同勸誡下,汪婆婆答應隨子女在城里居住。經改善居住條件及悉心照料半月后,喻忠斌通過電話回訪得知,老人又恢復了行動自如,生活自理。
近期季節性骨病患者增多 年輕時就應注意保養關節
長江航運總醫院骨科喻忠斌副主任醫師表示,入冬后科室接診的季節性骨病患者明顯增多。常見的與冬季濕冷氣候相關的骨病是風濕性疾病。風濕性疾病泛指以關節、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神經疼痛為共同臨床特征的一組疾病,它包括100余種疾病,其中常見的就有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等,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退行性關節炎。
武漢市普仁醫院骨科與康復醫學中心主任丁凡介紹,近段時間科室接診的關節性骨病患者有增多趨勢,如陳舊性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癥、關節炎、肩頸疼痛、腰腿疼等,都是這一時期易復發的骨科疾病。
喻忠斌介紹,上述疾病常在冬季濕冷氣候下反復發病,就是民間所說的“老寒腿”。通常表現是腿部怕冷,遇到寒冷的天氣會出現腿疼、腿麻、腿抽筋等癥狀。引起上述癥狀的原因有血管性的因素,如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動脈閉塞,寒冷時可以出現下肢動脈進一步收縮而致病。另一個原因是本身有風濕性疾病,在濕冷的冬季里受寒或潮濕的誘因后發生。
喻忠斌表示,人的關節和各器官一樣,在發育成熟后,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走下坡路,骨關節更是如此。骨病并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時就要注意保養。
喻忠斌指出,許多年輕人在寒冷季節喜歡下身穿一條緊身薄褲,穿靴子、穿裙裝,外罩一件長大衣。雖然大衣在表面看來能把膝蓋遮擋住,但是寒冷的空氣還是會順著腿滲進關節處,造成腿部血管痙攣,使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導致關節抵抗力下降。年輕時可能因體質好,暫時不會表現出來,等到中年后關節炎甚至其它疾病就會悄悄找上門來。
冬季養骨應做好保暖 堅持循序漸進地運動
在濕冷的冬季里,怎樣才能科學養骨守護健康?喻忠斌指出,保暖是不能忽視的養骨秘籍之一,特別是膝蓋和腳踝。要有效預防風濕病,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不要受涼感冒,并且注意增強體質,不能太疲勞;居住環境不能太潮濕,盡量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下長時間生活或工作;在飲食上則要少吃太油膩的食物;對風濕病的危害要有正確的認識,既不要認為它是小病,不用治療,也不能到了談風濕而色變的地步。
喻忠斌建議,已經發生骨關節炎的人群,除了要做好日常保護之外,發作時可以通過針灸、中藥熏蒸、外敷或內服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封閉等中西醫藥手段緩解癥狀。如果關節病變繼續加重到了某一階段,可進行關節鏡微創手術、截骨矯形術等,到了終末期,還可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來積極治療。
丁凡提醒,雖然冬季天氣寒冷,市民還是應該堅持適量運動。這樣不僅可以減緩骨量的丟失,同時還能促進骨細胞的活性,有效預防骨質疏松。但是對于老年人而言,應避免運動量過大、時間過長。尤其是高強度負重鍛煉,如爬山、拎重物、登臺階等,這樣會加速關節的磨損和老化。運動前要做一些準備活動,熱熱身。如原地跑步,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再放松肌肉、關節,肘、膝關節轉動幾下,避免肌肉僵化,運動時扭傷關節。
相關閱讀
-
堅硬的骨骼竟然也怕冷? 冬季如何科學...
堅硬的骨骼竟然也怕冷?冬季如何科學養骨,專家為你劃重點---冬天是... -
荊門完成27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_天...
荊門完成27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 -
女子為撿手機墜入漢江 幸遇長江救援隊...
女子為撿手機墜入漢江幸遇長江救援隊相救---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 -
“熊孩子”充值5000余元買游戲裝備 民...
“熊孩子”充值5000余元買游戲裝備民警多方協調及時追回全額損失---... -
57歲同濟呼吸內科專家在線分享“陽康”...
57歲同濟呼吸內科專家在線分享“陽康”經歷絕大多數患者一周左右可... -
阿根廷3比0克羅地亞進決賽 梅西封王?...
阿根廷3比0克羅地亞進決賽梅西封王?一步之遙---在北京時間14日凌晨...
- 堅硬的骨骼竟然也怕冷? 冬季如何科學養骨2022-12-15
- 荊門完成27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_天天2022-12-15
- 女子為撿手機墜入漢江 幸遇長江救援隊相救2022-12-15
- “熊孩子”充值5000余元買游戲裝備 民警多2022-12-15
- 57歲同濟呼吸內科專家在線分享“陽康”經歷2022-12-15
- 阿根廷3比0克羅地亞進決賽 梅西封王?一步2022-12-15
- 陶塑古今|當前關注2022-12-15
- 觀天下!短視頻帶火一座城 宜昌線上繁榮度2022-12-15
- 《卿卿日常》是怎樣成為“電子榨菜”的? 2022-12-15
- 【新要聞】“毅力號”錄下火星塵暴音頻 比2022-12-15
- 家里的衣冠冢,放進了結婚時丈夫穿的衣服 2022-12-15
- 啃下硬骨頭,搶抓時間沖刺——荊荊鐵路全線2022-12-15
- 我國首套盾構機用8米直徑主軸承研制成功2022-12-15
- 【天天新視野】線下備貨足 線上補運力 152022-12-15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六號衛星2022-12-15
- 寒潮藍色預警 西北華北等地將先后降溫 部2022-12-15
- 賽爾號小豆芽圖鑒(賽爾號小豆芽怎么抓) 2022-12-15
- 濕疹是什么原因(濕疹是什么)|熱點評2022-12-15
- 吉林:確保快遞物流運輸配送通暢2022-12-15
- 熱點在線丨我怎么看養老這件事?60后-00后2022-12-15
- 報告:預計今年中國將接待入境游客超2000萬2022-12-15
- 日前,八部門共同印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2022-12-15
- 各地消費券又來了!和你的“買買買”雙向奔2022-12-15
- 戴口罩導致肺結節?殘留環氧乙烷致癌?都是2022-12-15
- 振興發展 奮斗在“吉”丨全省50項民生實事2022-12-15
- 確認過眼神!民警值守時“偶遇”違法行為人2022-12-15
- 【天天報資訊】青春無毒,老河口警方開展線2022-12-15
- 消防宣傳進小區,傳播知識“送平安”:熱點2022-12-15
- 彩虹島吉他手技能教學(彩虹島吉他手)_熱2022-12-15
- 每日訊息!賽羅現在幾歲(賽羅已經多少歲了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