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擁抱鄂黃黃向西牽手襄十隨 武漢“光車聯動”擎起兩大萬億產業集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開啟新的創新周期,制造業已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和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直面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省委、省政府突出強調“實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行動”,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五大優勢產業。
灼灼目光,孜孜步履,武漢以全城所能服務“國家所需”,扛起高質量建設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武襄十隨”汽車集群等兩大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任——
光谷向東,武漢擁抱鄂州、黃石、黃岡,共織“光芯屏端網”創新產業鏈,光纖光纜產量全球第一,光電器件、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量全國第一;車谷向西,武漢牽手襄陽、十堰、隨州,同筑全國汽車發展高地,商用車和專用車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一束光”串起光谷科創大走廊
時值盛夏,黃石市開發區·鐵山區的智慧激光產業園內,銳科激光制造基地一片繁忙,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泵浦源生產線已全線投產,偌大的車間卻鮮見員工。
“公司將生產的激光器賣往華工科技,華工科技的激光器加工裝備也會穩定供給我們。”銳科激光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閆大鵬介紹,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黃石,光谷科創大走廊上的產業配套和良性聯動,讓國產激光裝備穩穩安上了“湖北芯”。
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基地、光模塊研發生產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和全國最大的高端激光設備生產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光電子信息領域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研究機構和頭部企業。在美國國際光學工程協會公布的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中,亞太地區僅4家上榜,“中國光谷”是國內唯一上榜區域。
追“光”而行,依“武”而興。2021年2月,光谷科創大走廊啟動建設。兩年多來,這條大走廊上,各類產業要素加速流動、整合,創新腳步“雙向奔赴”。
精準配套上下游需求,鄂州葛店與光谷共建光電信息產業聚集區,三安光電、瑞華光電、芯映光電等龍頭企業領銜下,新型顯示、光電子器件、半導體材料等產業集群成鏈。
深度融入武漢供應鏈,黃石200多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與漢企建立穩定配套,約占黃石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總數的30%,去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增長102%。
盡心承接科技創新溢出,黃岡借助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黃岡分平臺,2022年承接“研發在武漢、制造在黃岡”項目19個,落實轉化科技成果87項。
緊跟這束“光”,鄂州、黃岡、黃石紛紛在漢設立離岸科創園,跨區域創業孵化如火如荼。目前,光谷科創大走廊上的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逼近8000億元,加速沖刺萬億級規模。
滾滾車輪托起“武襄隨十”
一條汽車大走廊,讓武漢、襄陽、十堰、隨州牽起彼此的手。
作為湖北第一大支柱產業,汽車制造業在鄂歷史悠久。以武漢為龍頭,這條產業廊道已成長為全國重要的輕重型商用車、中高檔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基地。
“堅持科技研發是汽車產業的根本。這里完整的產業鏈、人才鏈和生態鏈,是我們選擇扎根的根本原因。”嵐圖汽車CEO盧放說,在武漢經開區成立3年來,嵐圖已形成自主可控的研產供銷全鏈路體系化能力、先進完備的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產智造能力、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全棧自研能力。
迄今,嵐圖汽車已推出高端SUV、MPV、轎車三大品類,成為產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國新能源車企,今年1月躋身福布斯中國2022年新晉獨角獸。
以嵐圖為代表,武漢經開區已集聚9家整車企業、13家整車工廠和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逐步構建起涵蓋動力系統、車身系統、底盤系統、智能座艙系統、電氣系統等的完整汽車產業鏈,整車產能250萬輛,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車谷”。
去年6月,武漢經開區揭牌成立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
目前,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東風云峰等新能源整車工廠已經投產,中創新航、智新科技等“三電”新能源核心配套項目“破土而出”,博雷頓新能源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正酣,武漢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依托“中國車谷”硬核實力,在這片產業熱土上,“武襄十隨”汽車集群構建起了全國唯一全系列發展的汽車集群。其中,武漢主攻汽車及零部件研發和乘用車制造;襄陽輕型商用車和中高端乘用車制造具備相當優勢;十堰在中、重卡車及軍用車制造領域長期領先;隨州主打專用車制造。
車輪滾滾,引擎強勁。目前,“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已突破65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根據規劃,到2025年,這一產業集群將實現整車生產規模400萬輛,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萬億元,產銷量占全國比重超過10%。
“光車聯動”向未來
起步、停車、轉彎,識別紅綠燈和附近的車輛,所有動作都能自動完成,駕駛座上的工作人員雙手脫靶,司機變身安全員,車輛無需人工操作。
這輛行駛在武漢經開區街頭的輕舟無人小巴,能看能聽會思考,是輛十足的“聰明車”。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的多重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實現無人駕駛平穩安全。
作為承載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空間和汽車產業決勝下半場的關鍵,近年來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面對全新風口,“中國光谷”和“中國車谷”緊密攜手,共同推動汽車與信息通信、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協同發展。
2022年5月,為補上車規級功能芯片研發、制造的關鍵一環,位于車谷的東風集團與位于光谷的中國信科聯手,與8家企事業單位和高校一起,共建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
“經過一年攻關,已有三款車規級芯片成功流片(在集成電路領域,指試生產),填補國內空白。”東風技術中心副主任楊彥鼎介紹,實驗室完成了國內首款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車規級MCU芯片,突破了汽車芯片定義、設計、工藝等核心技術,逐步實現關鍵芯片“從無到有”。
聯合體取得的成績,是近年來光谷、車谷在科創、產業等方面深度耦合的縮影。在算力支撐領域,位于光谷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武漢超算中心,可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研發提供強大算力支撐;九峰山實驗室填補了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生態空白,其研發的氮化鎵、碳化硅芯片是新一代功率器件的核心,將為新能源產業提供強“芯”臟……
持續鋪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兩地日漸成勢——當前,200余家相關企業匯聚光谷,其中上市公司28家,“軟實力”與“硅含量”引人注目,而武漢經開區也已初步形成包含296家規上企業、50家重點企業的產業集群。
融匯光谷、車谷的創新基因,“光車聯動”正凝聚起兩大優勢產業基因,加速來自湖北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奔向世界舞臺。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向東擁抱鄂黃黃向西牽手襄十隨 武漢“...
向東擁抱鄂黃黃向西牽手襄十隨武漢“光車聯動”擎起兩大萬億產業集... -
全國農墾主要作物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評選...
全國農墾主要作物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評選!湖北3項入選---為推動實施農墾 -
農業農村部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
農業農村部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為99.2%---湖北日報訊 -
人大代表、政府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
人大代表、政府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齊聚“枝江人大代表監督工... -
湖北組織開展首批市縣水網規劃審查 明...
湖北組織開展首批市縣水網規劃審查明年2月底前完成各級水網規劃審批--- -
省農科院新驗收科研項目 助力防治中藥...
省農科院新驗收科研項目助力防治中藥材白絹病---湖北日報訊(記者汪彤
- 向東擁抱鄂黃黃向西牽手襄十隨 武漢“光車2023-08-07
- 全國農墾主要作物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評選!湖2023-08-07
- 農業農村部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2023-08-07
- 人大代表、政府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齊2023-08-07
- 湖北組織開展首批市縣水網規劃審查 明年22023-08-07
- 省農科院新驗收科研項目 助力防治中藥材白2023-08-07
- 湖北出臺專項行動方案,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2023-08-07
- 《湖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方案》發2023-08-07
- (巴蜀韻中國風)大運村主題晚會《中華武術2023-08-07
- 【成都大運會】伊拉克女旗手感謝中國:這是2023-08-07
- 江西一餐廳油條賣68元一根?店方:和酸辣湯2023-08-07
- 鄖西縣綠色冷水稻“繪就田園詩”2023-08-07
- 全國百佳!湖北法院一案例入選2023-08-07
- 湖北前七月高速公路投資同比增長95.8%2023-08-07
- 房東一房多租屢教不改騙取14萬元,被判有期2023-08-07
- 內蒙古赤峰警方:一自卸貨車行駛中失控,致2023-08-07
- 政策動態 | 公安部發布26項便民措施2023-08-07
- Model A爆單了,馬斯克參投的車獲得“上天2023-08-07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6月整車進口量環比同比2023-08-07
- 中超大連人2-1申花進球慶祝瞬間,曼佐基擁2023-08-07
- 人福醫藥實控人艾路明遭證監會立案,涉嫌信2023-08-07
- 超6100套安置房交付 會展嘉園安置房將迎首2023-08-07
- 誠邀青年人才并肩闖大膽創 2023翔安"人才2023-08-07
- 海滄區出臺"國際一流人才灣區15條" 更大力2023-08-07
- 福建發布多個領域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 不受2023-08-07
- 召喚在京廈門學子 學成回鄉成就事業2023-08-07
- 黑龍江尚志大部分地區積水已消退 生產生活2023-08-07
- 山東超半數地震傷者出院 列車陸續恢復運行2023-08-07
- 香港故事|香港陶藝家:巧手捏得牡丹開2023-08-07
- (成都大運會)志愿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現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