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頭”有大智慧——江蘇無錫錫山區建設高標準農田
光明網-《光明日報》消息日前,江蘇省無錫市入選農業農村部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無錫市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耦合,整合種源、種植、收購、中轉、加工、包裝、物流、倉儲等全環節全要素,實行全程質量把控和可追溯,無錫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了最新一代農業“數字引擎”。眼下,在無錫太湖水稻示范園,春田春管到了重要關頭,無錫錫山全區9萬余畝高標準農田內,到處是生機勃勃的耕作景象。“大塊頭”擁有“大智慧”,全區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有了新奔頭。
【資料圖】
格田改造釋放土地潛力
“合作社探索大田數字化種植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去年我們種植了2000多畝優質食味水稻,畝產1100多斤。獲得江蘇好大米金獎的‘鐵粉包衣’等特色大米,收益提高了不少!今年還得加力干、往前奔!”東港鎮港南村種田大戶王正平對今年的農事起步充滿信心。
高產豐收的背后,是無錫稻米在種子、種植、管理、包裝等農業科技全鏈條方面的精準發力,而其中的大田作業,則讓田間栽培、管理變得更為便捷、通達。在錫山區華東村等傳統農業村,最新的大田建設現場,各類自動化機械輪番進場,忙著平整耕地、修建機耕道路,一批高標準農田正在整理和新建中——原來小面積的水稻田,現在正升級為每塊30至50畝的大塊。
“以前一到播種季,拖拉機機手往往要繞路很久才能下地作業。大型聯合收割機無法進駐,平時的水利灌溉也存在設施不足等情況。”當地一位種糧戶表示,無錫農田因村莊地理和房屋分布較散等原因,“夾花”地形相對多見,“小補丁”“高地崗”田塊“鑲嵌”在村莊前后。
“巴掌田”“零星地”的不便之處顯而易見。據當地農戶介紹,不少農戶戶均種植3至5畝農田,在耕種時往往需要用自備水泵從附近河道抽水。但遇到枯水期,局部“引水”難免出問題,去年夏季的久旱就造成不少這樣的水稻田一定程度的減產。今年隨著村莊和田塊的深度整合,農戶自己不再種植零星小田,承包的種植范圍區也將隨之擴大。
據悉,類似的大田整理幾乎在錫山區每個鄉鎮都在進行。在人多地少、地塊分散、村莊密集大的江南鄉村發展高效農業,水稻田由小田變大田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第一步,也是打通農業效率革命的“先聲”:高標準農田建設后,作物從種植、管理、撒藥、收割全鏈條實現全程溯源和智慧管控。這樣的大田視覺上更美觀,測量上也更精準。每200米長的田塊邊緣測量,誤差不超過10厘米。
今年,太湖水稻示范園所在的錫山區將新建高標準農田1.18萬畝以上,相應的一系列土地歸并、整理繼續加速推進。原來小田的田埂被統一清理,僅此一項合并即可增加5%的耕種面積。
數字賦能節本減“肥”
無錫錫山區東港鎮華東村,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空氣里泛著稻苗特有的清香。開闊的田野間,一塊塊立著的牌子上面寫著各類品種的名字:哈勃1S、哈勃1123、嘉錫優610、武香粳968、蘇1180、銀香38、錫稻二號……45種以上的太湖水稻示范園的試驗田里,播種著豐收的希望。
前不久,無錫市2023年第一期高素質農民培訓班開班,來自全市的種糧大戶參加春耕現場課,學習農業政策法律法規和“無人農場”的先進生產技術。“現場解答,水稻規模化育秧、高產栽培、機插機播等很受學員們歡迎。” 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太湖水稻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孫志明說。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的“控肥增效”“控藥減害”等措施,從源頭消除農業面源污染,更重要的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今年春耕,智能化管理系統加速迭代,賦能農業綠色生產的各個環節。
將“無人化”作為種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智慧農業發展到新階段的需要。太湖水稻示范園在無錫市率先推行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負責江南地區稻麥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裝備等試驗示范推廣,逐步積累了系統謀劃“未來農業”的標準化路徑,一張“綠色防控+數字栽培”的糧食生產網做到了全程可追溯、可查詢。
代表江蘇稻麥種植最前沿技術的“無人農場”1.0版本在這里已具雛形。只見田野間,農技人員用手機或電腦操作智能伸縮噴灌設施,空中各類新式無人植保機來回作業。系統性設施廣泛使用,隨著自動化灌溉系統的全覆蓋,大田節水效率提高35%以上,緩釋肥、生物肥等進一步普及,農藥、化肥的整體使用量減少了25%~30%,農業面源污染大量減少的同時,稻麥、稻油輪作的間隔管控更為精準,也為蓄養休整土地贏得最佳調控周期。
美麗又智慧的稻田,催生了錫山嚴家橋豐產方+花海、錫山港南村南古莊“曬秋”基地等不少網紅稻田畫打卡地,結合周邊的民宿群、藝術設計的稻米加工場和農事體驗中心,錫山區正在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示范的樣板,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天天看熱訊:近萬張門票免費!無錫帶著...
4月19日,無錫文化旅游推介會在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會上無錫... -
“大塊頭”有大智慧——江蘇無錫錫山區...
光明網-《光明日報》消息日前,江蘇省無錫市入選農業農村部整區域推... -
速看:春將盡夏將至!谷雨時節全國春播...
中國天氣網消息春生萬物,雨生百谷。今天(4月20日)開始,我國進入... -
教育部公布本科新增專業,包括孤獨癥兒...
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發布最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
全國累計超10億畝的高標準農田,“高”...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目前,我國已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那... -
焦點關注:應急管理部:舉一反三徹底排...
央視新聞消息4月19日,應急管理部召開會議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強...
- 天天看熱訊:近萬張門票免費!無錫帶著文旅2023-04-20
- “大塊頭”有大智慧——江蘇無錫錫山區建設2023-04-20
- 日常生活:我的巴西龜是不是得了腐甲病 全2023-04-20
- 惠州保時捷車友會俱樂部縮小版Taycan!保時2023-04-20
- 澳洲名媛花8.4萬澳元給9歲女兒買奔馳,網友2023-04-20
- 全球熱推薦:美國24歲女技工網上發私照被汽2023-04-20
- 涉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認定為國家級2023-04-20
- [株洲]金輪僑心學校黨團隊實踐活動來到敬老2023-04-20
- 雷達汽車與中經社攜手,共同探索“露營+汽2023-04-20
- 西峽法院:走訪企業“常把脈” 服務營商“2023-04-20
- 全國累計超10億畝的高標準農田,“高”在哪2023-04-20
- 實時:廈門率先全國立法守護斑馬線交通安全2023-04-20
- 13歲男孩拿母親手機充值游戲打賞主播2萬元2023-04-20
- 預計年產值超6億元 帶動兩萬多農戶增收2023-04-20
- 抽頭漁利金額累計達17萬余元 女子在微信群2023-04-20
- 環球快報:上學路上遇路人暈倒 大悟少年2023-04-20
- 當前快報:喜劇老友相聚《人生路不熟》 常2023-04-20
- 又見精品大展 不少文物為首次展出 來省博2023-04-20
- 坐標省圖 “閱讀市集”等你來玩2023-04-20
- 搓麻“高手”陡變“菜鳥”? 原是腦里長了2023-04-20
- 連吃幾天采摘的油菜花 女子腹瀉不止2023-04-20
- 【全球播資訊】心源性猝死中青年比例明顯上2023-04-20
- 今日關注:“喝預開口的椰子進急診”上熱搜2023-04-20
- 要聞:二十四節氣·谷雨 | 萬物逢時,牡2023-04-20
- 速看:春將盡夏將至!谷雨時節全國春播地圖2023-04-20
- 成都社會保險查詢入口_成都社會保險查詢-焦2023-04-20
- 焦點要聞:車很霸氣,但是設計扣大分,魏牌2023-04-20
- 電池成本13年降9成,電動車平價指日可待?2023-04-20
- 全球播報:上海車展|黃渤:陪伴兩代人傳承2023-04-20
- AI財匯早餐:好消息!2023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