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汽車杜長虹:以超級增程技術賦能品牌發展 進一步降低電動化成本
面對當下汽車市場的發展態勢,杜長虹在采訪中表示,深藍汽車在純電、油電增程和氫能增程三條技術路線上同步發力。特別是在油電增程領域,目前深藍超級增程2.0已集成原力超集電驅、原力智能增程和金鐘罩電池三大技術群。“我們主打的標簽是超級省、超級爽、超級安全,原力超集電驅就是超級爽,原力智能增程就是超級省。同時,我們的電池非常安全,從2020年開始新生產的電池,沒有因為電芯或者電池本體的原因導致熱失控的。”杜長虹說。
談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杜長虹表示,“我們要進一步降低電動化成本。目前深藍汽車的產品性能高效且穩定可靠,同時成本還很有競爭力,這些都為智能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而能夠快速實現智能平權,為深藍的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智能化和電動化出行體驗。”
另一方面,相較于當下新能源汽車普遍采用的液態動力電池,固態電池有機會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溫度使用范圍更廣等諸多優勢。“我個人判斷,從今年開始,全固態電池在某些領域開始應用,比如3C產品。而汽車規模化搭載全固態電池的起始時間或許是在2030年。屆時,我們一定會走在行業發展前列,并將領先技術應用到相關產品上。”杜長虹說。
如今,增程式技術的價值不僅在于解決續航焦慮,更在于通過“油電協同”“車網互動”“燃料升級”優化能源消費生態。隨著技術迭代與相關政策支持,增程式汽車將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更大貢獻。對此,杜長虹說:“深藍的邏輯是用增程技術去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問題,用超快充能力解決補能效率的問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增程路線將和插混、純電路線并存,共同為用戶提供適應自身需求的汽車產品和出行體驗。”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深藍汽車杜長虹:以超級增程技術賦能品...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期間,深藍汽車動力平臺... -
北汽集團與首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 北京...
4月7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與北京首都創業... -
第20萬輛整車下線!嵐圖汽車再迎高質量...
 4月9日,嵐圖汽車再次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第20萬輛整車-... -
正力新能即將赴港上市 “零碳征程”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發展... -
東風公司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與汽車業務前...
秉持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東風公司積極支持控股上市公司... -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官宣:2025年推39款混動產品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暨開源計劃發布會在安徽蕪湖順利召開。活動以中國...
- 深藍汽車杜長虹:以超級增程技術賦能品牌發2025-04-12
- 北汽集團與首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 北京越野2025-04-12
- 第20萬輛整車下線!嵐圖汽車再迎高質量發展2025-04-12
- 正力新能即將赴港上市 “零碳征程”邁向發2025-04-12
- 東風公司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與汽車業務前景 2025-04-12
- 奇瑞汽車混動之夜官宣:2025年推39款混動產品2025-04-12
- 零跑B10正式上市:續航600km 售價9.98萬-12.98萬2025-04-12
- 一季度開門紅!北汽集團一季度銷量同比增6%2025-04-12
- 公募基金披露2024年經營“成績單” 資產規2025-04-12
- 大家人壽為老年群體提供長期穩定的醫療保障2025-04-12
- 壯大耐心資本 多地探索國資創投容錯機制2025-04-12
- 中央匯金再次增持ETF2025-04-12
- 逾兩百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銀”增持回購2025-04-12
- 多部門積極表態 穩股市舉措密集出臺2025-04-12
-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活水 精準滴灌小微企業2025-04-12
- 大資金主攻龍頭寬基ETF 風險偏好進一步修復2025-04-12
- 各路資金持續流入 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增強2025-04-12
- 新“國九條”實施一周年:資本市場生態持續2025-04-12
- 積極擔當“耐心資本” 平安人壽支持實體經2025-04-12
- 多品牌戰略再升級 安踏集團宣布收購德國狼2025-04-12
- 高校團隊在介電儲能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2025-04-12
- 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2025-04-12
- 金價為何坐上“過山車”2025-04-12
- 外資金融機構紛紛看好中國市場 全球投資者2025-04-12
- 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首個20萬噸級2025-04-12
- 福建漳州成立低空技術校企合作聯盟2025-04-12
- 上海多舉措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2025-04-12
- 消博會“黑科技”提前看:海南“車路云一體2025-04-12
- 第五屆消博會開幕在即 中外展商緊抓“消博2025-04-12
- 財政部:加強產權交易機構開展金融機構國有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