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智慧養殖:從水庫到“水桶” 生態瘦身:從喂肥到減肥 丹江口漁民轉型的新鮮事|焦點

2023-01-15 10:01:28    來源:湖北日報

丹江口奔富智慧漁業基地養魚車間。

丹江口蒿坪鎮寺溝村設施養魚基地工人們捕撈翹嘴鲌。

丹江口蒿坪鎮寺溝村設施養魚基地16個循環池,年產魚15萬公斤左右,全部供給北京餐飲客戶。


【資料圖】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應鋒 通訊員 周玉娟 顧才華 周鋒

丹江口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承擔著守護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重任。

在庫區網箱養殖被全面取締、捕撈被禁止后,從2022年起,該市“洗腳上岸”漁民探尋陸基循環魚桶養殖新模式,不僅把魚兒從水庫搬進工廠,還給魚兒“瘦身減肥”。

據監測數據,丹江口水庫常年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水質,109項指標有106項達到Ⅰ類。

把魚兒從水庫搬進工廠

“把手伸進水里,能看清手指,說明水質好。水好,魚的品質才會好,也更受歡迎。”走進位于丹江口市均縣鎮寨河村二組的奔富智慧漁業基地,8000平方米車間內,59個直徑8米、高2米的智慧魚桶分兩列一字排開。

基地負責人許文化抓起一把魚飼料,撒入一個池中,成群魚兒搶食翻騰出水面,激起片片水花。“這一桶有鱸魚8000尾,長到一兩斤賣,能賣20萬元。”

上世紀60年代,丹江口水庫蓄水后,庫區漁業只是農村副業,尚無人從事水產養殖;到80年代,一些失地移民,開始“靠水吃水”,摸索在庫區水面網箱養殖。

今年56歲的許文化,曾是丹江口庫區的養殖大戶之一。起初,他在均縣鎮關門巖村的一處庫汊,圍網養殖翹嘴鲌、花白鰱、草魚等。到2013年,他又發展大水面網箱養魚,高峰時有300多畝庫汊、27個網箱,僅一年投放餌料要花30萬元,“大家都這樣養,那時沒想到環保,只想魚養肥點,多賣點錢。”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許文化和其他1萬多名漁民“洗腳上岸”。

2017年,許文化決定試水“岸上養魚”。許文化流轉30余戶農民140畝土地,成立丹江口市奔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在離庫邊7公里的均縣鎮寨河村,從上游廟坪村水庫引水,試驗陸地流水池養魚。

“最開始還是擔心,畢竟陸地養魚和庫里養魚不一樣。”許文化沒想到,流水池養的翹嘴鲌肉質鮮美,可媲美野生魚。而且便于管理,密度大、效益高。

2022年2月,許文化又進軍“陸基魚桶”養魚,投資1200萬元,建成魚桶59個,養殖市場價值高的銀鱈魚、太陽魚、鱖魚等。所有魚桶全部自動投喂、溫控、增氧。

“陸基智慧魚桶養魚占地少、產量高、效益也高,較傳統養魚每斤降低成本0.5元以上。”許文化介紹,首批魚今年4月即可售賣,預計產量50萬斤,收入800萬到1000萬元。

丹江口市水產服務中心副主任熊罡介紹,截至目前,該市陸基養殖市場主體達28家,已建成1048個陸基循環魚桶,飼養翹嘴鲌、鱖魚、鱸魚等名優特產魚,年產魚1000萬斤。

“一桶”賽過五畝塘

走進位于丹江口市蒿坪鎮盧嘴村的辰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廠化養魚溫棚內,40個排列整齊的陸基圓桶魚池映入眼簾,池中魚兒不時翻起陣陣水花。

“這一桶水是100立方,占地面積50平方米,產量是5畝傳統水塘的產量。”辰達公司技術負責人張軍鋒介紹。

今年46歲的張軍鋒,是丹江口庫區第一批網箱養魚者。早在1997年,張軍鋒在武漢搞特種養殖,邊打工邊學技術,同時也積累了資金。2002年,張軍鋒回到丹江口均縣鎮關門巖村,發展網箱養魚,高峰時達40多口網箱、面積1500多平米。

2017年,張軍鋒和許文化一樣退到岸上,承包魚塘養魚。隨后,按相關政策,丹江口水庫最高水位線172米以下區域不能從事養殖,張軍鋒的魚塘關閉。

2021年10月,張軍鋒和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的何文剛合伙,輾轉來到蒿坪鎮盧嘴村,流轉土地160畝,引入該村黃鶯水庫的優質水源,發展“陸基魚桶”養魚。

“新模式養魚,設備智能化程度高,而且占地少、產量高。”張軍鋒介紹,項目投資1000多萬元,一期建設40個陸基圓桶,單個圓桶產量可達1萬斤,主要養殖翹嘴鲌、鱖魚、鱸魚等,以及苗種培育、馴化等。

張軍鋒介紹,水庫是開放性水體,養殖有很多風險不可控。2008年一次大洪水,一條溝里的幾十家網箱被沖毀,張軍鋒也損失大幾十萬。相對水庫養魚,陸基魚桶養魚雖然前期投資大,但抗風險能力強、更穩定。

以鱖魚為例,每個圓桶池可放1萬尾,養到3兩重即可出售,按50元每斤算,除掉成本,一桶魚利潤達15萬元。再加上在保溫大棚內,一年最少可以出兩茬魚。

張軍鋒說,工廠2022年8月投放的25萬尾鱖魚、鱸魚等魚苗,今年3月份即可出售,保守收入600萬元。

“水桶”養魚生態環保

“生態環保效益突出。”張軍鋒介紹,魚池中的水首先經微濾機物理過濾,將大部分魚糞、雜質等分離出去;接著水流進入生物分解池,利用消化細菌和反消化細菌,分解掉水中的魚尿及少量魚糞;最后,水流經紫外線殺菌后,流回到魚池繼續使用。分離出來的魚糞,集中排入生態凈化池,用于養殖花白鰱和種植水生蔬菜等。

“生態環保是硬杠杠,首先要達標。”許文化坦言,基地每個魚桶配套水產養殖水循環再生利用系統,實現自動過濾、殺菌、微循環、增氧等多項功能。同時,因魚桶內的水循環利用,僅有少量尾廢水,通過微濾機處理后,再經統一管道排入化糞池沉淀,然后排入尾水處理池二次處理,最后放入養花白鰱的水塘,進行生態凈化。

除了魚糞便及尾廢水處理,“洗腳上岸”的漁民還思考起節能低碳的事兒。起初,奔富智慧漁業基地每個魚桶都配有1.8千瓦的小型增氧機,一個月電費近3萬元。

“增氧機多,耗電大、噪聲大,而且分散,不便管理。”許文化介紹,去年七八月份,有兩個魚桶的增氧機、繼電器壞了,因為沒能及時發現處理,損失20多萬元。許文化下定決心進行技術升級,每月電費節約6000元。

許文化計劃今年再建直徑15米的智慧魚桶20個,并在工廠頂棚裝上太陽能發電板。

“投入是有些大,但算環保、經濟總賬,長期肯定劃算。”許文化信心十足,頂棚裝太陽能發電板不僅節能省電,還能給車間保溫,促進魚生長,以前兩年出三茬魚,將來實現一年出兩茬。

許文化說,“陸基魚桶”養魚有一定技術門檻,大規模發展的話,投入也比較大。目前正摸索經驗,給農戶建小規模的養殖桶做示范,“帶動鄉親一起養魚致富。”

魚兒也“減肥瘦身”

“桃花流水鱖魚肥”“鳊魚肥美菜薹香”。魚,常以肥為味美。在丹江口市石鼓鎮九龍橋村,卻出現一個新型養殖模式:給魚“減肥瘦身”。

走進位于九龍橋村的丹江口市裕水鮮水產品有限公司生態瘦身魚養殖基地,306個直徑5米的陸基鍍鋅鋼板塑膜圓桶循環魚池,一個挨著一個鋪開,甚是壯觀。

“這些魚正在做‘瘦身運動’。”花鰱魚池里,隨著充進水中的氧氣流帶動,魚也隨著水花不停游動。石鼓鎮鎮長熊欣介紹,放在魚池中不投飼料、不投肥料、不投魚藥,僅靠水里的微生物生態喂養45天,實現自然“瘦身”30%左右。

養魚一般都是喂肥喂大,為何要給魚“減肥瘦身”?

“‘瘦身’后的魚肉結實、爽滑、無泥腥味。”熊欣介紹,養殖池內的水是從附近白石河水庫引入。“瘦身”魚池底部構造也和普通魚池不一樣,呈漏斗形,底部壁面又呈不同角度的坡面,通過氧氣流帶動池水,迫使魚不停歇地游動。“好水加上運動,可消除魚體內脂肪,味道鮮美、回甘。”

市場上,“瘦身魚”價格翻倍。以花鰱為例,收購成品魚每斤6元到10元,“瘦身”后每斤要賣到20元。

“飲丹江水,吃丹江魚”,在北京已是一張名片。目前,裕水鮮水產品公司以北京市場為中心,多家餐飲客戶等著要貨。

全部投產后,基地可年產生態“瘦身”魚超過250萬公斤,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同時,裕水鮮水產品公司與丹江口市下游專業養殖戶、合作社合作,以“公司+養殖戶+合作社”經營模式,按市場價統一回收成品魚。

在基地附近,一座4000平方米的水產品深加工車間正在建設,設有質量檢測中心、分割修整、分級篩選、自動化包裝、急凍儲藏等現代化生產車間,將制作剁椒魚頭、魚片、魚糕、魚丸等深加工食品。投產后,將帶動周邊100余人就業。

關鍵詞: 丹江口市 網箱養魚 漁業基地 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果冻传媒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美女毛片免费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高清在线看| jlzz奶水太多奶水太多|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欧美xxxxx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性|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japanesehd奶水哺乳期| 快穿之肉玩具系统|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12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www.日本在线视频| 宝宝你里面好烫很软不想出来 | 两个人看的视频播放www|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夭天干天天做天天免费看| 一区二区电影网| 怡红院在线影院|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性色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