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天天頭條:讓校企合作創新的手握得更緊

2023-06-01 09:08:05    來源:湖北日報

□ 戴國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要實現的六大目標中,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排在首位。依托我省科教、人才、產業等比較優勢,支持高校深度融入企業發展,搭建政校行企之間的橋梁,更大范圍整合平臺、項目和資源,推進校企合作科技創新,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湖北加快建設先行區的必然選擇。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深化校企合作創新,把包括高校、企業在內的創新資源集成起來,形成強大的科技創新合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做強一批創新型企業,支撐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

校企合作創新面臨多重困境

湖北高校研究人才富集,服務企業的人員較多,科技產出比較高。通過組建企校聯合創新中心、選派高校教師到企業掛職、開展聯合科技攻關等,一定程度上增進了高校與企業的聯系、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解決了企業的技術難題,但與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與湖北建設先行區的需要還有差距。

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創新引導機制。一是如何破解校企二元的人事制度制約問題,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高校參與的校企合作創新機制,形成有利于引導科技人才投入創新的評價考核機制。二是缺乏校企合作創新的具體政策支撐,需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型”或“教育型”企業的認定、激勵政策,出臺“促進校企合作創新條例”或相關法規。三是投入保障不足。除了通過財政資金鼓勵引導外,要打通校企合作創新融資渠道,吸納社會資金支持校企合作科技創新。

企業合作創新動力不足。全省國家級平臺中只有少數以企業為依托單位,高水平科技人員少,科技創新投入不足,企業科研基礎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需要解決的往往是當前最難的技術瓶頸,而高校教師很難一到企業即能解決這類難題,這就難免會影響一些企業與高校合作創新的積極性,使得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動力不足。

高校的科技供給能力不足。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和師資多是圍繞學術型構建的,與企業需求對接度不高,導致與企業合作創新時對接困難;大部分高校教師不具備行業從業經歷和企業生產經驗,能解決企業難題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不多,服務企業的能力不強,難以滿足企業需要;科研項目與現實發展結合不緊,產出的科研成果與企業需要脫節;高校的人才評價機制、職稱評聘制度改革滯后,科技人員習慣于發論文,“重理論、輕實踐”傾向依然存在。

打造政產學研“命運共同體”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發揮高校和企業的優勢,依靠政府、企業、學校多方努力,打造政產學研“命運共同體”,著力破解校企合作創新源頭困境。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校企合作創新機制。一是切實發揮政府在頂層設計、搭建平臺和組織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統一協調機制,夯實行業、部門責任,形成支持校企合作創新合力。從財稅金融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政策機制等方面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為校企合作創新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探索“校企合作創新型”企業認定制度。對校企共建研發平臺、科技人員與資源互通共享,或在國外申請專利、注冊商標、取得國際標準認證、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企業,可認定為“校企合作創新型”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三是統籌建立校企合作創新全鏈條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便于需求與供給有效對接。設立引導獎勵基金,表彰取得校企合作創新突出成果的單位、個人,調動高校、企業合作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打造校企科技創新共同體。一是整合資源,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引導與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校合作共建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研究院、實驗室等研發機構,搭建校企共享創新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校企共組研發團隊,圍繞企業需要開展創新研發。針對行業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整合校企雙方資源,開展聯合攻關,達到“1+1>2”的效果。三是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使產出的專利成果直接在企業應用,提升創新成果產業化效率。加快已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高校專利開放許可,促進專利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激活科技人才創新動力。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破解研究應用“兩張皮”。在項目選擇上,依據產業發展需要、市場需求以及技術發展趨勢選題,減少“學術思維”對科技創新的影響,最大限度將課題研究和企業需求結合起來,避免產學研用脫節。在技術攻關上,企業作為新產品開發和市場的主體,應廣泛動員自身的技術力量、配置設施設備等資源,依據市場需求,與高校合作對接,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在創新投入上,引導企業提升創新意識,舍得在科技創新上投入,使研發資金更多地來自企業或市場,政府的扶持主要起引導作用。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創新動能。人才有活力,創新才有動力。一方面,探索有利于激發科技創新的人才評價辦法,把通過校企合作創新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技術進步作為重要指標。另一方面,著力科技人員兼職改革,打通校企人才互用通道。避免因人員編制而影響科技人員作用發揮,探索以項目為引領的校企人才互用,允許高校教師在完成好本職工作前提下到企業任職或兼職,選聘優秀企業家、技術人才到高校擔任“產業教授”,形成產學研用共同體,使技術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優勢。

(作者為湖北科技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宝鉴无删减电影在线看|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丰满白嫩bbxx|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caoporm在线|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欧洲吸奶大片在线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黄色软件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最近中文字幕无|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滴着奶水做着爱中文字幕|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韩国五感图r级无删减版| 国产精品99re| 18女人毛片大全| 国产黄网在线观看| freeⅹxx69性欧美按摩|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日本漫画工囗全彩内番漫画狂三 |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嗯啊h客厅hh青梅h涨奶| 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黄色网址大全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婷婷色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