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點丨AI換臉除了詐騙還有哪些風險?專家:各傳播平臺也應擔責
潮新聞報道10分鐘,被詐騙分子通過AI換臉化身“好友”,騙走430萬元——這是近日“平安包頭”微信公眾號公布的一位受害者的經歷。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AI換臉,即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視頻中某個人物的臉輕易替換成另一個人的臉。利用AI換臉,普通人可以感受娛樂氛圍、影視作品能獲得創意效果。但是,當AI換臉技術被不法分子利用,也帶了詐騙等危害……
AI換臉的應用邊界在哪里?普通人應該如何防范AI換臉帶來的風險?
【資料圖】
AI換臉詐騙不時發生
有人10分鐘被騙430萬元
你也許已經看過了包頭市公安局通過“平安包頭”微信公眾號公布的這起電信詐騙案例:
來自福建的郭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法人代表。今年4月,他的好友突然通過微信視頻聯系他,稱自己在外地投標,需要430萬元保證金,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賬戶走一下賬。
基于對好友的信任,加上視頻聊天中“核實”了身份,10分鐘后,郭先生分兩筆把430萬元給對方打了過去。而后,郭先生撥打好友電話,對方說沒有這回事,他這才意識到竟然遇上了“高端”騙局,對方通過智能AI換臉技術,佯裝成好友對他實施了詐騙。
“從頭到尾都沒有和我提借錢的事情,就說會先把錢給我打過來,再讓我給他朋友賬戶轉過去,而且當時是給我打了視頻的,我在視頻中也確認了面孔和聲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備。”郭先生說。
事實上,郭先生的遭遇并非單一案例,近年來, 利用AI換臉、AI擬聲等技術進行的詐騙不時發生。
據公安部網安局公布的消息,2020年12月,某公司財務小王接到領導電話,要求立刻給供應商轉款2萬元。由于老板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為真,在1小時內轉款完成,后發現被騙。
浙江溫州市公安局曾發布案例,2021年拱宸橋派出所接到報警,受害人小陳與女網友視頻聊天后,被對利用AI換臉技術,將小陳視頻中的面部合成到不雅視頻中,借此對其實施勒索。
不法分子如何利用AI換臉詐騙?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表示,在技術上,這類詐騙往往通過非法獲取他人個人數據,以及運用各種黑灰軟件來替換數據信息來實現。
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文忠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分享了曾代理過的一個案例細節:當詐騙分子加上受害人微信后,只需一個電腦插件就可以在社交軟件聊天時篡改講話聲音,甚至形象,“受害人聽到的柔美女聲,實際上來自一個五大三粗的男子。”
“這類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AI換臉,偽造事實、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的認識,從而交付財物,涉嫌詐騙罪,需要加倍警惕。” 夏文忠表示。
AI換臉并不新鮮
普通人娛樂、主播帶貨已經有之
AI換臉早已不是新鮮事,除了變“熟人臉”實施詐騙,已應用至多個領域。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網友體驗過娛樂性的AI換臉。早在2019年,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軟件就曾風靡網絡,只需上傳一張照片就能讓普通人成為影視劇的男女主角,出演經典電影片段、甚至跟偶像飆戲,受到眾多網友的體驗追捧。不過,短時間內,這款軟件就因侵犯版權、侵害隱私、危害數據安全等問題,被下架處理。
而當前,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關鍵詞,依然有許多和AI換臉有關的app。記者隨意下載了兩款app,都只需上傳一張正臉照片,便可將妝發造型姣好的視頻或圖片模板替換為自己的臉龐。
AI換臉也被應用于影視行業。在《三千鴉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長安十二時辰》等影視作品中,都因為原演員問題,部分角色用到了AI換臉技術。
吳沈括表示,在內容產業上,AI換臉有它的優勢和價值,比如,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等,但同時它的風險不容忽視,這些風險既包括對于他人個人數據的非法使用、非法處理,也包括傳播虛假信息、詐騙或者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在風險層面,今年4月,擁有148萬多粉絲的網絡博主@Caro賴賴 通過微博公開發文,曝光了自己的臉被盜用的經歷。不法分子用她的臉,通過AI換臉制作不雅視頻并從中牟利。當她追根究底,卻發現分發視頻的賬號都是海外IP,溯源困難。
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當不少網友點開直播間,發現正在賣貨的竟是“楊冪”“迪麗熱巴”等一些當紅女星。但仔細觀察后發現,這些帶貨的“明星”,實際上只是使用了AI實時換臉的普通主播。
“無論是普通人用APP一鍵換臉,還是普通主播用明星臉帶貨,甚至不法分子盜用網紅臉制作不雅視頻,AI換臉技術的部分濫用很有可能會侵犯到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甚至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因此,夏文忠表示,對于AI換臉風險的管控不可忽視。
普通人如何應對AI換臉風險?
律師、專家提醒:提高警惕,必要時可訴諸法律
面對AI換臉帶來的詐騙等風險,應該怎么防? 夏文忠認為,加強監管、健全立法是重要手段。
目前,我國已出臺的《民法典》第1019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去年12月,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對人臉生成、人臉替換等都有明確約束。其中明確,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提供人臉、人聲等生物識別信息編輯功能的,應當提示深度合成服務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編輯的個人,并取得其單獨同意。
今年4月11日,國家網信辦也出手,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立規矩”,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AI內容必須真實準確,還明確提到,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
夏文忠還認為,除此之外,各網絡平臺對于AI換臉的應用也應當擔負起責任。“目前,推出AI換臉功能的平臺以及允許AI換臉相關內容傳播的平臺,都應該加強審核,以避免AI技術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及避免損害公民肖像、名譽權等。”
此外,對普通個人而言,夏文忠也建議,無論是否遭遇AI換臉詐騙,現實生活中,只要涉及匯款轉賬,就都應該提高警惕,通過多個渠道核實對方身份與信息。此外,如果遇到被AI換臉損害了肖像、名譽權等,也要勇于站出來,讓對方以及平臺刪除相關內容并賠禮道歉,必要時也可以尋求警方幫助,甚至進行訴訟。
針對個人而言,吳沈括也建議,要加強數字素養,提高自身使用數字工具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同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此外,也要提升法治意識,對詐騙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警惕,加強維權能力和意識。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天天快看點丨AI換臉除了詐騙還有哪些風...
潮新聞報道10分鐘,被詐騙分子通過AI換臉化身“好友”,騙走430萬元... -
昌九高鐵首座隧道貫通-最新消息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5月26日,新建京港高速鐵路九江至南昌段——昌九... -
湖北安徽河南注意防范強降雨!臺風“瑪...
未來三天降雨依然不歇中東部地區仍將有較強降雨出現并且雨區存在著... -
?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開播,首...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紀錄片《... -
三亞天涯海角游覽區6月1日起免費開放,...
橙柿互動消息5月26日,三亞市政府召開三亞天涯海角游覽區免費開放新... -
不誤時不負夏 各地“三夏”一線見聞|天...
“三夏”時節,各地搶抓農時,精心組織夏收、夏種和夏管,田間地頭...
- 天天快看點丨AI換臉除了詐騙還有哪些風險?2023-05-26
- 昌九高鐵首座隧道貫通-最新消息2023-05-26
- 湖北安徽河南注意防范強降雨!臺風“瑪娃”2023-05-26
- 全球一流供應商齊聚珠三角,助力小鵬扶搖架2023-05-26
- 商人為什么叫商人?商人的特征是什么?2023-05-26
- 今日視點:方程的解的公式_方程的解2023-05-26
- 環球簡訊:少先隊隊歌五線譜鋼琴教程_少先隊2023-05-26
- 世界熱文: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 產業集群2023-05-26
- 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蘭州馬拉松食品安2023-05-26
- 最新!優惠13000元,你還等什么-天天觀察2023-05-26
- 全面發力新能源,一汽奔騰能否再現當年勇?2023-05-26
- 克萊斯勒擴大召回部分進口牧馬人:車輛或失2023-05-26
- 新一代寶馬5系登場,與7系同款內飾,更有電2023-05-26
- 全球今日訊!寧新新材上市首日開盤大漲,北2023-05-26
- 廈門:完善“一村一策”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2023-05-26
- 當前頭條:市資源規劃局解讀廈門村莊管控和2023-05-26
- 升溫!廈門今明最高溫重回30℃ 天天新要聞2023-05-26
- 每日速訊:共建文明網絡空間,共襄網絡文化2023-05-26
- 廈門智慧停車數據聯網提速 年底前基本完成2023-05-26
- 保康:夏收田間學農事 勞動實踐促成長2023-05-26
- 鄖西教育小鎮迎來研學熱潮 今日熱訊2023-05-26
- 洪湖:惠民送戲情暖農民工2023-05-26
- 武漢發布今年首個暴雨紅色預警 出動應急2023-05-26
- 谷城盛康:小麥開鐮收割 喜迎豐產豐收_全2023-05-26
- 即時焦點:遠安黃茶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2023-05-26
- 隨縣均河口村:千里沃野,風吹麥浪糧滿倉 2023-05-26
- 暢享同城生活!湖北城鐵10年發送1.1億人次2023-05-26
- 年節省運輸資金近億元 中歐班列進口氯化鉀2023-05-26
- 當前動態:潛江遭遇特大暴雨!26-27日湖北暴2023-05-26
- ?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開播,首部系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