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聞!地緣江夏之鄂州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王夫之)江夏郡的鄂東南這一地緣版塊,因鄂州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和顯赫地位,以及其有溝通古樊湖與長江的重要作用,乃內外交通的節點,地緣價值顯著,故而以鄂州之名,來冠名這一版塊。這一版塊的地緣結構,是山與江圍就丘陵分隔成的眾多湖泊。而這眾多的湖泊的中心,就是樊湖(今梁子湖)。江、山捧著碧綠如玉的湖泊,就是這個版塊的基本格局。
(資料圖片)
鄂州版塊乃古揚越的邊緣之地,石器時期僅有零星的據點,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的聚落,其文明的曙光與云夢澤周邊其它板塊相比較,仍然顯得黯淡許多。然古樊國人之一支遷入建國,繁衍生息,帶來了文明的火種。樊國雖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卻留下了樊湖(今梁子湖)和樊口兩個地名,頑強述說著自己的存在。直到鄂國人遷入并建國,這塊土地上才進入了文明演進的新階段。
說起古鄂國,那可是赫赫有名。鄂國人是以捕鱷魚為生并以鱷魚為圖騰的族群,乃黃帝賜封其子孫之一支為姞姓。早期捕鱷謀生的地點,在山西汾河入湖處的西北岸,即今山西鄉寧縣。當時汾水尚未直接流入黃河,在汾水下游匯成湖泊,再漫溢從蒲州河津一帶入黃河。后因遭其他族群擠壓,則遷徙到湖泊南岸。地點在中條山與王屋山之間的山谷、也就是泌水的河口入湖處。后又遭擠壓,其族人又沿著泌水河谷遷徙到山南部的黃河北岸,即濟水西部地區。時間大致在商代初期。濟水東部是商王及其貴族的狩獵之地,鄂國人一邊為商王及貴族狩獵服務,一邊為商王朝鎮守西大門。逐漸鄂國人依附于商王,后來其鄂侯還成為商紂王時的三公之一。隨著商王及貴族狩獵范圍的擴大,頻繁侵入濟水西部鄂國人居住地,加之鄂侯為九侯仗義執言被商紂王所殺,鄂國人對商的怨恨日深,直到配合周武王的滅商之戰。后周武王將鄂國人封在南陽這青銅之道的節點上建國。周王的用意有二:一是讓鄂國人鎮守南方,拱衛洛邑的安全;二是為了保障青銅之道銅礦石的運輸安全。而鄂國人得到了南陽盆地的封地,自然也是滿意的,這畢竟為鄂國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鄂國人也不負所望,西周初在南陽盆地,鄂國步入鼎盛時期。現在在南陽考古發現鄂國貴族墓葬六十多座,出土青銅鼎、簋、盤等文物近百件,其中帶有銘文的青銅器四十余件(最著名的就是鄂侯馭方鼎),銘文中有“鄂侯”、“鄂伯”、“鄂姜”等字樣,就是鄂國鼎盛的有力證明。然公元前863年,鄂國人因無法忍受周厲王的暴政,鄂侯馭方率領鄂國人,聯合東夷和淮夷叛周,為周所敗。鄂國人四處逃散,其中有一支在隨國的保護下,短暫在云夢澤北與涢水交接處的安陸停留,之后遷徙到樊湖畔,融入到楚之鄂國,謂之“東鄂”。
上述大致就是古鄂國的歷史故事。那么楚之鄂國,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鄂國叛周之前24年,即公元前887年,因歷代周王限制楚國向中原發展,楚君熊渠東伐揚越開疆拓土,并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在今黃石市大冶境內筑鄂王城。楚君熊渠卒后,熊紅嗣位,他沒有回宜城的楚王城,仍然居住在鄂國,以鄂王城為楚之國都。宜城的楚王城則以其父執政時的貴族為主,管理著西江漢平原,自己帶著一幫新貴族在東鄂執政。楚王熊紅的這一操作,事實上造成了楚國東西兩座國都。因此,“東鄂”又謂楚之別都。不僅如此,在這里還傳了六代楚王,直至楚王熊咢猶,仍居于此。
楚王熊渠伐揚越,并在其地建了個鄂國,而此時南陽之鄂國尚存在,楚王為什么又建一個鄂國呢?這其中的歷史邏輯我推斷大致是這樣的——其一:楚國素以蠻夷為恥,向往中原周王王畿之內的文明之地,必然與處在中原門戶和青銅之道節點上的鄂國修好;其二:鄂國非姬姓封國,與周王無親緣關系,且常遭周王欺壓,漸漸明服周王,陰與楚國睦好,兩頭取利;其三:兩國關系好,楚伐揚越開疆拓土時,很可能有鄂國的軍隊參與,這與沙俄利用哥薩克人當代理人來開疆拓土的操作類似;其四:伐揚越勝利后,楚國深知鄂國與周王有隙,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鄂國,可極大示好鄂國,在外交戰略上深度綁定鄂國,以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鄂國自然是喜出望外,畢竟又多了一塊回旋之地,又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與24年后鄂國叛周的歷史邏輯合上了。
江、山捧湖的這片三角區域,主導其地緣的主角就是幕阜山。為什么?其一:它與江北的大別山構成了吳楚地緣分界線,即所謂吳頭楚尾之地;其二:幕阜山之南與羅霄山系的九嶺山相抵,使山體折向東西走向,形成九宮山山系,直到長江邊的巴丘,構成江夏郡與長沙郡的地緣分界線;其三:因幕阜山山體延伸出許多丘陵,包括鎖大江的龜蛇二山,甚至延伸到夏水北邊的一些小山,都屬于幕阜山地質構造,由于這些丘陵的分隔作用,形成了眾多的湖泊;其四:由于幕阜山山體巨大和森林密布,有巨量的聚水作用,為這片區域的湖泊提供了永遠不竭的水源。
相較于山,江的地緣作用也非常重要。九曲回腸的荊江在巴陵(今岳陽)折向東北方向流淌,至現在嘉魚潘家灣,這段鄂江,是江夏郡與南郡的地緣分界線。鄂江再往下流淌,至夏口與夏水交匯的這段鄂江,是鄂州地緣版塊與孝感地緣版塊的分界線。從夏口城繞過現在的青山區,折向東南方向流淌,至下雉縣的這段鄂江,是鄂州版塊與江北的黃州版塊的地緣分界線。然江的地緣價值更在于它的據險而守和交通作用。從夏口城過江經夏水、涢水、澴水、灄水,北可達義陽三關,進入淮河流域,也可過淮河,進入中原豫州;西可達江夏郡之竟陵、云杜;西北沿著涢水而上,可通過隨棗走廊,直達襄陽向南陽。在嘉魚潘家灣過江,可到達南郡的州陵縣,再可經華容道,從陸路直達南郡治所江陵。而逆江而上,則可西通巫峽,遠達巴蜀;南入洞庭湖,則可南極瀟湘,通達荊南四郡。而順鄂江而下,則可通達揚州六郡。長江從古至今,都是黃金水道,且水運的效率與運量,乃數十倍于陸運。能通江達海,這就是長江流域財源茂盛、富庶的原因。
鄂州版塊的湖泊真是多,有人說占了千湖之省湖北的三分之二。我手頭沒有權威的資料,然我們不妨對著地圖,沿著幕阜山腳下直到蒲圻境內數一數,看有哪些主要湖泊?
富水河流域的下雉,在富池口有富池、朱婆湖、網湖、海口湖、大冶湖、磁湖、花馬湖、三山湖、保安湖、紅蓮湖、五四湖、紅鞋湖、鴨兒湖、梁子湖、嚴西湖、東湖、南湖、湯遜湖、黃家湖、青菱湖、后湖、魯湖、團墩湖、斧頭湖、西涼湖、向陽湖、三湖和黃蓋湖等。鄂州版塊的湖泊真是密集,而那些沒有上地圖的湖,更是難以計數。我們應該明白的是:這些湖與古代的湖名字不盡相同;古代的湖與現在比,古代湖的相容度更高。這些湖的地緣價值:一是提供了版塊內部舟楫溝通的便捷;二是提供了豐富的生存資源。特別是春夏之際,江水泛濫倒灌入湖,海量的魚在湖中嬉戲產卵,入秋海量的魚又順流而下,進入長江乃至大海。古人因應季節的魚汛,捕魚極其容易。我們至今不難想像古人“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谷香”和“晚上回來魚滿倉”的喜悅。我想古代人少,這么多湖泊里資源又是那么的豐富,古人一定認為這些湖泊中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么多湖,然湖中之王者就是梁子湖。據說它有九十九個湖汊,最大的湖汊就是牛山湖。牛山湖里有口面積千畝的深潭,謂之鳊魚潭,是梁子湖里特有的鳊魚——團頭魴——產卵的地方。梁子湖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環梁子湖地區,百姓代代口耳相傳,現在該傳說已是省級非遺了。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建州置郡,荊州江夏郡在這片豐饒的區域建了三個縣:下雉、鄂、沙羨。
發源于幕阜山的富水,沿著幕阜山腳下,由南往北方向流淌,至富池口入江。下雉縣的治所就建在富池口。處在吳頭楚尾戰略要沖的下雉,歷來是古代扼控長江的軍事要地。春秋時,伍子胥曾在此筑城。淮南王劉安欲謀反,召伍被“欲于計事”,伍被獻策曰:“南收衡山以擊廬江,有潯陽之船,守下雉之城,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以禁南郡之下”。可見下雉地緣戰略價值的重要。而富水河流域,乃肥沃的盆地,東吳孫權經略荊州時,在此屯田,建糧倉。這樣的地緣結構,更使下雉的地緣價值無可估量。
鄂縣的治所在樊口西山一側。扼守鄂州版塊的中心——樊湖——的入江口。對內舟楫可便捷的通達各處;過江則可達邾城,尋漲渡湖溯舉水而上,可達江夏郡治西陵;入江可盡得長江水運之利。鄂縣是鄂州版塊內外溝通的地緣樞紐。因此東吳孫權曾在此筑軍事要塞、屯田、建糧倉。還在此筑武昌城建都稱帝。
沙羨縣治在涂口。涂水溝通斧頭湖,斧頭湖連接發源于幕阜山的淦水。有僅次于樊口的可觀的腹地,因而在戰國時,就建有楚邑。秦拔郢后,荊江與鄂江,成了秦的南方前線,因而沿江建了很多軍事據點。東漢末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東吳孫策在沙羨,大敗江夏郡守黃祖。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沙羨治所西南的赤磯山,以火攻,大敗曹軍,這就是奠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涂水溝通廣且深的腹地,又有連江的水運之利,乃黃金水道,因而涂口后來更名金口。
述說了鄂州版塊的三個縣,我想起了蒲圻境內雋水上游的下雋縣。它為何不在江夏郡內?本來在雋水上游,又為何稱為下雋?帶著疑問,我找了些資料,終于明白了。原來雋水上游的下雋縣,為長沙國(郡)所置。汨羅江的支流平江,雖發源于幕阜山,然它穿過九宮山山系的山谷,匯入汨羅江,生生把鄂東南區域切了一塊。從平江上游來看雋水上游,雋水在平江之下,故而置縣時,命名為下雋縣。即使是蒲圻境內的黃蓋湖,原名叫太平湖,乃后人掠美附會而成。蒲圻對于鄂州版塊來說,是如此的邊緣,打仗后勤保障困難重重,離孫權柴桑遙遠且逆流而行,蒲圻的江對岸乃云夢澤最深處,無以扎兵,赤壁之戰蒲圻說,怎么分析都是不成立的。
回望、品讀鄂州版塊,在中央之國的發展和中華文明的構建中,貢獻良多。在一些歷史節骨眼上,成了責任擔當的“關鍵先生”,發揮了其它版塊無可比擬的歷史作用。讓我們稍稍梳理一下,便可知曉或感受得到她的偉大。
其一是銅、鐵資源,在中央之國的歷史上,起到了關鍵歷史作用。
大冶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美名。大冶的銅礦,可以說鑄就了中央之國商周延續至春秋的青銅文明。而鐵礦資源的歷史作用,則可與青銅資源的歷史作用比肩。
1973年在大冶銅綠山采礦時,發掘出13柄銅斧,其中最大的一柄竟然重3.5公斤。次年春考古部門介入,發掘出面積達兩平方公里、密如蛛網的地下銅礦開采迷宮。由此揭開了銅綠山古銅礦的神秘面紗,遂震驚了世界考古界。美西方及日本考古學家蜂擁而至,驚呼:“了不起的古跡,可與長城、金字塔媲美。”據考古發掘證實,其開采冶煉始于殷商的小乙時期。根據冶煉的古銅礦渣推算,累計產銅8至12萬噸。有專家根據商周時全國人口2000萬、戶均5口人推算,可為每戶制造一件青銅器,那可有400萬件。可以說正是大冶銅綠山銅礦成就了中央之國輝煌的青銅時代。它改寫乃至顛覆了世界冶金史。建了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博物館,2012年還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指日可待。
大冶鐵礦的開采,始于東吳孫權在鄂州建武昌城、建都稱帝之后的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大冶鐵礦的開采、冶煉,為東吳政權開發、經略揚州、荊州、廣州、交州,制造了難以計數的戰爭兵器和生產工具,極大促進和提升了長江中下游和嶺南的農業文明。特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治鄂時,興辦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江城武漢成為中央之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大冶鐵礦成為主要的原料基地。著名的步槍漢陽造,不僅在晚清保家衛國中作用重大,而且是民國時期對日抗戰的主要武器。大冶鐵礦在中華民族的生存抗爭和發展圖強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歷史作用。
其二是東吳孫權經略荊州與嶺南,對開發長江中下游,提升南中國的農耕文明,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自孫策孫權兄弟三伐江夏黃祖,經略荊州,不僅在黃石的西塞山,鄂州的樊口,蛇山臨江的黃鵠磯的夏口,涂水的涂口,嘉魚西涼湖入江的競江口,嘉魚三湖入江的鮑口和蒲圻雋水的雋口建了七個軍事要塞,還在下雉的富水河谷盆地、鄂江沿江走廊和環梁子湖平原大力屯田、建糧倉。這不僅保障了東吳孫權的軍事勝利,客觀上開啟了長江中下游開發的歷史新時期。自東吳孫權經略荊州始,中央之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在之后的歷史中,直到現在,長江一直都是中央之國的錢糧支柱。
其三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在當時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對后世歷史的影響無可估量。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率兵二十余萬,水陸并進,與五萬孫劉聯軍戰于江夏涂口赤磯山,以黃蓋詐降、火攻,大敗曹軍。由此政治上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軍事上成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文化上成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篇章。藝術上根據赤壁之戰前后的內容,百余中國戲曲劇種創編的戲曲舞臺作品,明清以降,成為經典劇目,常演常新,經久不衰。而種類繁多的說唱作品,更是廣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可以說赤壁之戰,是中國人智慧和英雄氣質的集中體現。
其四是蒲沂羊樓洞的青磚茶,不僅成為漢口開埠的重要推手,更成就了著名的萬里茶道,使東方古國的茶文化,遠播于世界。
清乾隆年間,茶商雷中萬在蒲圻開辦“羊樓洞茶莊”,于廟場始制茶磚。因青磚茶面印有“川”字商標,故又稱“川字茶”。因飲茶有解牛羊毒之功效,很快在喜食牛羊肉的歐洲,培養起了龐大且穩定的消費群體,飲茶成為日常剛需。于是乎,蒲圻羊樓洞、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安溪等地茶葉,源源匯聚于漢口,再經萬里茶道,銷往歐洲各地。一時間,漢口茶商云集,列強爭相設租界,為控制茶葉銷售權謀取暴利而角逐廝殺。清同治之后,中國茶葉占世界茶葉貿易量的80%,而漢口茶葉則占全國輸出量的60%,這其中蒲圻羊樓洞的川字茶,乃其大宗。漢口茶市促進了武漢的發展,而萬里茶道,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卓越歷史貢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上述內容,乃舉其要而言之,主要著眼于因地緣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史”的意義。鄂州版塊“關鍵先生”的作用,則可證明筆者所言不虛。而更多的歷史功業,非一文所能承載,恕不詳述。
鄂州版塊有山有水,又盡得長江水運之利,山貨與水產品豐富。大家如雷貫耳的就是梁子湖的鳊魚——團頭魴。它春天在牛山湖的鳊魚潭產卵,秋天退水從樊口入江,進入長江中下游淡水湖泊之中。可清蒸可紅燒,肉質細嫩鮮美,乃淡水魚上品。偉人品后詩興大發,作《水調歌頭》一首,留下“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詩句,此后團頭魴為武昌魚所取代。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國務卿基辛格,慕名而來,在武漢大中華酒樓,品嘗了武昌魚,驚呼鮮美。其實以水產品為食材的鄂菜極多,嘉魚的蓮藕排骨爆湯,被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認為是鄂菜代表作。而翹嘴白做的魚氽,清蒸鱖魚,清蒸鮰魚,更是鄂菜極品。
鄂州還是古銅鏡之鄉。三國時武昌(即鄂州)與洛陽、會稽、徐州,乃中央之國的四大產銅,制鏡中心。然鄂州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銅鏡種類最繁多。現在的鄂州市博物館,收藏有戰國至明清的古銅鏡500多面,乃全國之最,而借助文物修復技術和現代科技,鄂州市博物館復活了古銅鏡制造工藝,不僅使銅鏡行銷國內外,成為愛好者收藏、饋贈之上品,而其古銅鏡制造工藝,還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黃石市的大冶,依幕阜山、傍梁子湖、臨長江,把養生的中草藥:淮山藥、仙茅、當歸、黃芪、枸杞子、肉蓯蓉、淫羊藿等,與白酒完美融合,獨創中國養生酒——勁酒。國人喜愛,行銷世界,乃中國地標產品,世界馳名品牌。我曾到北歐五國旅行,在大型超市中,只看見兩種中國商品:老干媽與勁酒。
咸寧地區地緣特點是以丘陵為主,也襟湖連江。幕阜山也善待它,地質運動中,給咸寧留了一條地縫,讓地下水與銅礦連通,成就了咸寧溫泉之鄉的美名。丘陵地貌自然多溪水、小河,通行不便,元代以降,多修石橋,又成就了咸寧硚鄉的美名。咸寧人喜植桂花樹,因丘陵、溪水與山間湖泊形成的絕佳小氣候,適宜花木生長,每年金秋,桂花飄香,咸寧又成了著名的桂花之鄉。
筆者行文至此,心潮起伏難平。不僅為鄂州版塊這塊物產豐饒的風水寶地而驕傲,深深感嘆地緣規定性的深遠作用,更向在鄂州版塊這個舞臺上,為中央之國歷史的演進,為中華文明的歷史建構,貢獻才智的無數先輩、無數志士仁人,脫帽致敬。
2023年2月6日寫于江夏
相關閱讀
-
今日熱聞!地緣江夏之鄂州
地緣江夏之鄂州---江夏郡的鄂東南這一地緣版塊,因鄂州在歷史中的重... -
天天熱點!霍尼韋爾供應商峰會暨武漢中...
霍尼韋爾供應商峰會暨武漢中德國際產業園專題推介會成功舉行---3月2... -
焦點要聞:湖北省首批“定制化”服務分...
湖北省首批“定制化”服務分中心現身江岸科創園區---江岸區行政審批... -
武漢女足壯行會 目標鎖定四連冠 當前信息
武漢女足壯行會目標鎖定四連冠---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徐平通... -
足壇誰是“帶貨王”?C羅贏了梅西
足壇誰是“帶貨王”?C羅贏了梅西---C羅斷層式領先笑傲眾星西班牙媒... -
世界快播:文博藝覽|天青色等煙雨,絕美...
文博藝覽|天青色等煙雨,絕美青瓷在省博等你---周杰倫《青花瓷》里...
- 今日熱聞!地緣江夏之鄂州2023-03-03
- 天天熱點!霍尼韋爾供應商峰會暨武漢中德國2023-03-03
- 焦點要聞:湖北省首批“定制化”服務分中心2023-03-03
- 延吳高速線路圖_延吳高速|全球聚焦2023-03-03
- 清平樂村居的意思翻譯成作文400字_清平樂 2023-03-03
- 用戶突破2600萬,看這家老牌車企如何解開“2023-03-03
- 【新視野】廣東貝爾亮相于2022高工儲能年會2023-03-03
- 2022年理想汽車交付超13萬輛,全年營收452.2023-03-03
- 廣汽傳祺為啥銷量崩盤?是產品力不足還是品2023-03-03
- 今年9月份將新增一所學校 可容納4800名學2023-03-03
- 江西今年全省基層農技人員定向培養擬招生492023-03-03
- 為學生動態畫像、讓老師因材施教 智慧作業2023-03-03
- 江西各高校促就業 校黨委書記、校長親自抓2023-03-03
- 全球熱訊:首部《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報告2023-03-03
- 深夜風云!“必須大幅加息”,歐洲央行行長2023-03-03
- 武漢女足壯行會 目標鎖定四連冠 當前信息2023-03-03
- 足壇誰是“帶貨王”?C羅贏了梅西2023-03-03
- 世界快播:文博藝覽|天青色等煙雨,絕美青2023-03-03
- 世界球精選!天青色等煙雨 龍泉青瓷等你2023-03-03
- 【全球熱聞】微視頻: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結2023-03-03
- 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 教育人才、社2023-03-03
- 武漢建筑工地瞅準“機器人+” 看,機器人2023-03-03
- 每日信息:黨員突擊隊穿插施工 王牌盾構2023-03-03
- 【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看中國】換個角度看2023-03-03
- 全球速訊:【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看中國】2023-03-03
- 全球速讀:湖北省首屆職業技能競賽焊接項目2023-03-03
- 【權威部門話開局】人社部:今年就業開局良2023-03-03
- 武漢雙柳長江大橋首個承臺澆筑_世界今亮點2023-03-03
- 即時焦點:又是一年櫻花季 各品牌推出限2023-03-03
- 環球微資訊!春游踏青好時節戶外用品受青睞2023-03-03